近年来,雍禾植发因价格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被消费者频繁投诉。植发行业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消费者信任的领域,这些问题无疑给雍禾医疗的品牌形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市值缩水超80亿港元
2021年12月13日,作为“植发第一股”的雍禾医疗在港交所鸣锣上市,开盘价为15.76港元,当日股价收于16.6港元,涨幅超5%,市值达到86.31亿港元。
可惜的是,雍禾医疗没有逃出“上市即巅峰”的魔咒。上涨热潮褪去后,雍禾医疗的股价也一路走低,截至12月12日报1.09港元/股,不到发行价的十分之一,总市值5.73亿港元,相较三年前,已经缩水超80亿港元。
业绩增长缓慢,迟迟不能止亏,这或许是资本市场对雍禾医疗态度冷淡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雍禾医疗盈利情况并不理想,营收和净利润均波动较大。2020年—2023年,雍禾医疗营收分别为16.38亿元、21.69亿元、14.13亿元、17.77亿元;公司归母净利润则为1.63亿元、1.20亿元、-8585.8万元、-5.47亿元,这表明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遇到了较大的挑战。
根据雍禾医疗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亿元,同比增长8.7%。净利润却较去年同期收窄38.7%,净亏损为1.4亿元。
另一方面,近四年以来,公雍禾医疗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呈逐年下滑趋势。2020-2023年,其毛利率分别为74.57%、72.86%、61.76%、56.11%,四年间下滑近20个百分点。净利率方面下滑更为离谱,从2020年的9.97%下滑至2023年的-30.76%,下滑幅度超4成。
毛利率持续下滑的背景下,销售及营销开支费用率不断攀升,自然严重削弱雍禾医疗的创收能力。根据公告,2021-2023年,雍禾医疗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0.73亿元、7.67亿元以及10.44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49.46%、54.27%以及58.75%。
具体到每年服务的人数,2023年年,雍禾医疗接受植发手术的患者人数为61071人,较上年同期的39254人增加了55.6%;接受该公司医疗养固服务的患者人数为78687人,上年同期为63257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4.4%;接受雍禾医疗服务的患者人数超过1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7.2%。
2024年上半年,雍禾医疗的植发医疗服务的患者人数为29272人,较上年同期的28304人,增幅为3.42%,增幅较小。
用户在逐年增加,亏损却在扩大,除了获客成本高之外,恐怕与其近两年以来的降价动作密切相关。
2023年2月,雍禾医疗推出“一口价”计费标准,以植入毛囊单位数量为1000个的客户为例,原本由业务主任操作的价格为不剃发 17500元/人、剃发21500元/人,最新价格均为8600元/人,分别降价50.86%和60%。
如此巨大的降幅,很难不拉低雍禾医疗植发业务的客单价和利润空间。财报显示,2023年,雍禾医疗植发医疗服务客单价仅为2.22万元,同比骤降15.5%,毛利率仅为59.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雍禾医疗医疗团队人数却与用户增长情况出现倒挂。截至2023年末,雍禾医疗的专业团队人数共有1612人,其中医生人数为350人。而到了2024年6月末,专业团队人数调整为1503人,其中医生人数下降至282人。
值得注意的是,雍禾医疗也在培养第二曲线医疗养固业务。所谓养固是指通过养发、护发改善头皮环境、防止脱发。2023年,雍禾医疗的养固业务同比增速为7.1%,占营收的比重为21.8;2024年上半年养固业务增速为25.3%,占营收的比重为 23.9%。
但养固业务连同植发业务均正在遭到诸多消费的投诉与质疑。
价格欺诈与虚假宣传
据新京报的报道,作为上市公司的雍禾医疗靠着“雍禾植发五大保障协议书:手术预约保障、收费保障、医生负责制保障、毛囊成活率90%-95%保障、全国联保保障”赢得不少患者信任。但是却存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存活率低、养护效果差等问题。
此前有消费者表示,其在阜阳雍禾植发进行了一次前发际线植发手术,在术前约定请雍享院长级别的徐鲁院长为其植发,上手术台后却发现是一位业务主任级别的宫医生进行手术。该消费者认为雍禾植发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他向雍禾植发提出了投诉,但并未得到满意的答复,反而被要求签署免责承诺书,以限制其维权。
上述消费者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反映类似的问题。他们支付了高额的手术费用,却并未得到相应的服务,感到被雍禾植发欺骗。
除了价格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雍禾植发在植发效果方面也备受质疑。不少消费者反映,在雍禾植发进行的植发手术效果并不理想,存活率远低于宣传的95%。
黑猫投诉有消费者投诉称,于2023年11月10日在郑州雍禾植发门诊接受植发手术,术前承诺毛囊存活率95%至98%。一年后,其发际线中间区域仅有几根稀疏头发,一侧头皮大块稀疏。经门诊检测,竟称达到95%存活率,甚至无发区域也有80%。销售顾问坦言,无机构能鉴定毛囊存活率。
类似的情况在雍禾植发的其他门店也有发生。有消费者在植发前被告知能到达95%以上的存活率,但手术后却发现实际存活率远低于宣传效果。这些消费者向雍禾植发提出投诉,要求退款或重新手术。
雍禾植发对此回应称,毛发成活率是否达标的判断标准是植发一年后的种植效果与问诊诊断时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患者如有异议可以在一年后与原有设计结果进行比对,如果患者对植发效果不满意,可以要求二次种植或按比例退费。
不过从上百条投诉来看,雍禾植发对此类投诉的处理明显不够及时和有效。
除了价格欺诈和虚假宣传、植发效果不理想外,雍禾植发在用药规范方面也存在问题。有女性消费者在雍禾植发进行中胚治疗时,被使用了非那雄胺片等药物,或涉超适应症用药。
非那雄胺片等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对女性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如果女性患者被超适应症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例如,可能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导致月经紊乱、不孕等问题。此外,还可能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皮疹等。
此外,雍禾植发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也存在问题,有消费者在咨询过程中感到被冷落或忽视,对服务体验表示不满。
植发行业乱象频发
把目光放到整个植发行业来看,目前,植发行业中的重点公司包括大麦微针植发、新生植发、碧莲盛植发和雍禾医疗等。
大麦微针植发在国内拥有33家分院,主打微针植发技术。新生植发拥有50家分院,主打植养护一体化的服务模式。碧莲盛植发则主打无痕植发技术,拥有35家门店。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植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痛点,上述公司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是植发行业中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家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营销策略,各家公司获客成本不断攀升。这种竞争往往导致价格战和服务质量的下降,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次,价格欺诈和虚假宣传乱象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也让不少消费者寒心。部分植发机构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夸大手术效果和存活率,甚至进行价格欺诈。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另外,行业中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机构在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
雍禾医疗在多个方面遭遇了负面反馈,这包括被指价格不透明涉嫌欺诈、宣传内容不实、植发手术效果未达预期、药物使用不符合规范,以及服务态度和质量低下等问题。与此同时,整个植发行业也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诸如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行业内频繁出现的价格欺诈和虚假宣传现象,以及服务质量的大幅度波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雍禾医疗不仅要应对来自市场的严峻考验,还需修复受损的品牌口碑和提振业绩。面对口碑下滑和业绩压力的双重夹击,雍禾医疗能否顺利穿越当前的困境,迎来自己的“春天”,尚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