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以债务重组、债务优化之名,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申请高息垫资,成为一些不法贷款中介的新套路。
腾讯朋友圈这类“债务重组”“债务优化”的病毒式广告近来屡见不鲜。
近期,黑猫投诉案例显示,不止一位消费者反映一家叫做“东融”的贷款平台以“养征信”等名义诱导其申请垫资“优化”债务,从中收取服务费、渠道费、垫资过桥利息等。有消费者被垫资多达6次,被收取息费30多万元。
该用户提及的“东融”是贷款中介头部公司东融科技。记者关注到,目前东融科技部分工作人员的朋友圈仍存在公开宣传“债务重组”“债务优化”业务的情况。
12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以“养好征信”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向其申请垫资,收取“砍头息”。金融监管总局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债务重组”可能带来的风险。
东融科技被指“套路”消费者申请贷款
公开信息显示,东融科技集团成立于2010年,下辖东方融资网、东融金服、企多多、东家四个品牌。工商信息显示,东方融资网由上海钱智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钱智金融”)运营,为苏州东方盛世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盛世”)的全资子公司,胡玉建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同时其也是东融科技集团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该公司业务布局围绕“金融科技、个人贷款、企业贷款”三块展开。集团旗下主要设有东融APP、东融金服、东方融资网三个品牌。东融APP是一款帮助客户与银行信贷经理建立直接联系的社交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东融金服及东方融资网为客户提供个人贷款、企业贷款的咨询服务、代办服务等。
微信公众号“东融科技集团”的认证主体为东方盛世。2023年11月3日该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显示,从2010年至今,东融持续聚焦一二线城市,累计服务客户超30万,累计融资金额近1000亿元。
近两年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东融仍保持较为积极的扩张态势。公司披露,2024年内,东融科技的镇江分公司、潍坊分公司、烟台分公司先后开业,新成立了一家企业贷款分公司,并针对现有的50余家分公司的发展进行推动、维稳,是目前助贷行业中规模靠前、发展历史悠久、覆盖城市数量最多的助贷企业。
胡玉建曾在镇江分公司开业致辞中表示,“今年集团的“10家分公司新开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中,将持续深化拓展区域客户。”不过,如今年关将至,东融距离“2024年新开10家分公司”的小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记者在黑猫投诉看到,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在东方融资网遭遇了类似的套路。有消费者投诉称,东方融资网“业务员推荐通过从第三方垫资的方式来养征信”,称办理贷款需要先从机构垫资结清部分网贷,进行“债务优化”。
该消费者称,自己在东方融资网青岛分公司先后被诱导垫资6次,共支付东方融资手续费约10.62万元以及第三方垫资利息约22.55万元。
这些费用使得消费者“债务重组”后的综合资金成本远远高出正常银行贷款息费水平。对于那些缺乏稳定资金来源的消费者来说,这种“债务重组”方式不但无法真正减轻债务负担,反而可能使资金链断裂,陷入更为严峻的还款困境。
记者获悉,东融在青岛地区设有两家分公司。上述消费者反映的位于青岛市南区海航万邦中心12楼的是青岛分公司,于2016年开业。另一家青岛第二分公司于2023年6月开业,位于黄岛区鑫江中心。
就近期消费者反映的问题等,记者发送采访提纲到东融的公开邮箱,并多次致电求证。12月30日,东融科技方面回复表示,该公司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沟通客户的过程中,严格遵照客户真实需求,在合规的前提下来展开助贷服务,不允许存在引导客户“养征信”“套路贷”等违规行为。
“我司对于客户的服务费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并且此收费标准在客户区公开展示,征得客户同意之后,才会签署服务合同,所有收费皆在法定范围内。如有客户反馈服务不满意或收费不透明,可以联系客服,会有专人第一时间处理。”东融科技方面表示。
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60万元
今年7月,东融科技董事长胡玉建在潍坊分公司开业致辞中表示,目前助贷行业还处在初期,行业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整个助贷行业大有可为。“未来东融将不断推进行业的升级创新与品牌聚焦,缔造行业标准,带动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并强调员工要坚决守住合规底线,坚持做好服务。
记者关注到,一名东融工作人员在朋友圈发布了“本金到期,无力偿还。以贷养贷,越还越多。面临逾期,烦躁不安。如果你正面临的以上问题,那么是时候债务优化了”等宣传内容。
另一条晒单消息介绍称,某客户名下有7家网贷信息,三个月征信查询8次,急需“负债整合”。东融成功为其办理了一笔30万元的信贷,先息后本,使其月供从1.5万元多下降到1千多元。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债务重组”的风险提示》,点名“债务重组”的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风险。
金融监管总局指出,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免抵押担保”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主要有以下两种套路:一、借新还旧。不法贷款中介以“债务优化”“帮助解决债务问题”等名义,为贷款偿还压力较大或已逾期的消费者推荐“无抵押信用贷款”,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并促成贷款机构发放相关贷款,用于“置换”消费者原有贷款。贷款中介根据消费者征信情况收取高额手续费。二、提供高息垫资,收取“砍头息”。不法贷款中介以帮助消费者“养好征信”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向其申请垫资,再帮消费者申请贷款偿还垫资。在此过程中,中介机构首先收取一笔不菲的垫资费,促成贷款后再按放款额一定比例收取高额的服务费。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参与上述“债务重组”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高额息费导致的还款压力、信息安全权被侵害以及违约违法风险,提醒广大群众切实增强防范意识,警惕不法贷款中介隐瞒不利信息、只谈诱人条件的虚假宣传和误导。
对此,东融科技方面向记者回应称,该公司所有关于“债务优化/债务重组”的业务合法合规,宣传真实。
记者关注到,此前东融曾因虚假宣传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
2021年4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选取了一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例予以公告,涉及上海钱智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
经查,监管部门发现当事人主要从事互联网借贷信息中介业务,通过官方网站“东方融资网”发布广告和贷款产品等内容,进行宣传和客户引流。2018年10月26日起,当事人在 “东方融资网”的首页位置自行设计制作并发布了“不查征信,秒批贷款,有身份证就能贷”的广告,点击该广告内容显示具体的贷款产品,该广告链接下的贷款产品均为正规金融机构提供,对借款人征信均有要求,并且对借款人年龄都有限制,并非“不查征信,有身份证就能贷”。征信不佳的借款人在“东方融资网”上提交信息资料后,当事人通过线下联系借款人,仍会为借款人介绍办理无须征信的贷款产品,但出借公司并非经批准的金融机构。
东方融资网的上述广告误导借款人以为正规金融机构能够为征信不佳的借款人提供贷款,吸引征信不佳的借款人进行借贷活动,为未经批准的金融机构提供借贷业务机会,构成虚假广告宣传。对此,普陀区市场监管局责令钱智金融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罚款60万元。
有行业人士向记者介绍,由于贷款中介行业缺乏相应的行业自律标准和统一规章制度,乱象仍屡禁不止,包括谎称有内部渠道可以降低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以银行机构的名义对外虚假宣传等。年末到来,到了银行冲刺业绩的关键时点,更有不少不法贷款中介趁机加大营销“造势”。
针对上述现象,监管和银行方面已有所行动。据不完全统计,12月以来,已有包括广东、山西、安徽、云南、浙江等地的十余家银行发布提示,否认与贷款中介合作,提醒贷款人警惕不法贷款中介风险。此外,一些地方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大力出击,开展打击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专项行动。
黑猫投诉案例显示,东融的青岛分公司有客户遭遇以债务优化、养征信的名义,推荐诱导用户以第三方垫资的方式养征信和抵押房子贷款。东方盛世所在地的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是否有收到类似案例?就相关问题记者也对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了联系咨询。对于涉及的具体事件以及后续进展等,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