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4月9日,新三板挂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益盟股份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因在人员管理、业务管控等方面存在不足,被上海证监会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记者在证监会官网看到,益盟股份一冯姓员工此次也一同被罚,违规事由为“代理他人从事证券投资,并约定分享证券投资收益”。
据证监会官网信息,近年来益盟股份已不止一次因内控管理问题被监管点名。此外,近年该公司的业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滑坡。这是否和该公司在人员管理、业务管控等方面不足有关?相关违规行为整改情况如何?
因人员管理、业务管控不足再被点名
上海证监会下发的决定书显示,益盟股份安排部分人员在异地开展营销活动,并委托第三方对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公司在人员管理、业务管控等方面存在不足,该行为不符合《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十条的规定,决定对该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图片来源:证监会官网)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应当保证证券投资顾问人员数量、业务能力、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与服务方式、业务规模相适应。
对于上述罚单涉及的具体违规事项,益盟股份解释称,为了提升媒体推广效果,公司聘请了专业第三方机构提供媒体运营服务,公司指派少部分媒体运营人员至第三方机构处进行实地培训和学习,在学习期间存在线上推广行为,公司在人员管理、业务管控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公开资料显示,益盟股份成立于2005年12月23日,原名上海益盟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9月变更为益盟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业务覆盖证券辅助决策软件、投资者教育、投资顾问三大板块。2015年7月29日,益盟股份在新三板挂牌。
记者注意到,2019年以来益盟股份共收到监管下发的4张罚单,涉及益盟股份及安徽分公司、广州分公司等分支机构,从具体违规事由来看,其中人员管理、业务管控方面的违规多发。
证监会信息显示,益盟股份广州分公司原工作人员何某某在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的情形下,向客户提供了投资顾问服务,表明益盟股份分公司内部控制不健全、合规管理存在瑕疵。广东证监局决定对益盟股份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益盟股份安徽分公司则因存在部分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人员不具备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发布研究报告未履行质量控制程序的问题,被安徽证监局采取责令暂停新增客户1年的监督管理措施。
而益盟股份总公司上次被罚是在2019年底,上海证监局发现,益盟股份在开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过程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营销环节存在虚假、不实、误导性宣传;未有效落实业务环节留痕管理的要求;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人员变更未报告;未按要求进行信息公示。上海证监局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表示“将在日常监管中持续关注并检查你公司的整改情况。”
从最新的监管罚单看,益盟股份在内控管理特别是人员管理方面仍存短板。记者注意到,此次益盟股份的员工冯某某也一同被出具了警示函。经查,冯某某作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业人员代理他人从事证券投资,并约定分享证券投资收益,违反了《证券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
(图片来源:证监会官网)
在公告中益盟股份表示,针对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中提及的问题,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管要求进行改正。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内控 管理与合规管理,继续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规范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
销售费用率升至63% “轰炸营销”惹争议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以来,益盟股份的营收、净利润等指标一路波动下滑,在2019年降至谷底。随后2020年起,该公司业绩逐渐回升,但最近又出现了滑坡迹象。
数据显示,益盟股份的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7.39亿元降至2019年的3.26亿元,期间净利润也由正转负,从2015年的3.23亿元降至2019年的-0.85亿元。
对此,益盟股份曾在财报中解释,公司从事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及咨询服务业务的市场需求与证券市场的景气度紧密相关。营收下滑主要受报告期内国内证券市场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市场景气程度较差影响。投资者对金融信息及咨询等服务的需求下降,可能引起公司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下滑,公司生产经营的各项成本和费用相对固定,从而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
2020年至2022年,益盟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46亿元、5.72亿元、7.17亿元,持续回暖,且已恢复至2015年的营收水平。不过,期间其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1.81亿元、0.66亿元,即2022年益盟股份同比下滑了63.73%。
益盟股份增收不增利,原因何在?记者注意到,2022年益盟股份的销售费用为4.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5亿元,增幅为36.94%,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销售人员增加,以及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市场推广费用增加。财报称,报告期内公司面对外部不利环境的影响,继续增加市场推广力度, 拓展营销渠道,加大市场获客规模,公司新增用户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图片来源:益盟股份2023年半年报)
从2023年半年报来看,去年上半年益盟股份的销售费用继续增长,从2022年上半年的2.04亿元增长11.4%至2.27亿元,同期在营收中的占比升从59.73%至63.3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消费者反映情况看,益盟股份发力市场推广,却因业务员的营销信息“轰炸”引来了集中投诉。
通过某直播平台,记者尝试以投资者的身份添加了益盟股份的业务人员,对方介绍称,直播间老师的“双信号战法”需要结合同款软件使用,提示记者下载安装“益盟操盘手”APP,称每个交易日都有实时推送的个股,并且每只个股上都会有清晰的买卖点提示。同时,对方表示,免费试用版本时使用不了核心功能的,还需支付188元/年的会员费,原因是“老师同款核心热点选股器因为涉及到研发费用,一天只需三四毛的数据费。”
据介绍,“益盟操盘手”是益盟股份旗下一款证券辅助决策软件类产品。不过,记者在该APP的评论区看到,多名用户表示下载该App后遭到了营销人员的推销电话轰炸。“手机号登陆以后,一天好几个电话骚扰”,“三天时间十几个电话狂轰乱炸”,“账号注销了还有骚扰电话”。
此外,益盟股份的工作人员在向记者推介该APP产品时,直接向记者发来了产品的购买链接,催促记者进行付款,表示办理后将介绍产品的安装和使用。但在该链接中仅有付款信息,未对用户基本信息进行登记,也未看到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签署投顾服务协议、签约风险揭示书等信息。
在行业人士看来,益盟股份相关工作人员在上述展业过程中存在业务流程不完备的问题,产品签约流程缺少了解客户、客户适当性管理、协议签署、风险揭示等必要环节。
就业绩变动及消费者投诉等情况,记者尝试联系益盟股份方面,截至发稿,益盟股份未给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