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知名化妆品工厂被罚了,这次是上海24年老牌厂家:上海美臣。
近日,《美浪》从上海药监局获悉,上海美臣化妆品有限公司因为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被当局通报点名。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家拥有二十余年生产经验的ODM工厂,上海美臣近年来却屡次因违规行为被市药监处罚。
资料显示,上海美臣不仅承担多个品牌的代工业务,还拥有法仙奴、野菜、美露华等自有品牌。如果问题出现在生产源头,不仅可能影响自身企业信誉,还可能波及多个终端零售渠道,引发更广泛的市场连锁反应。
法仙奴面膜含砷
根据药监局披露的信息显示,上海美臣生产的一批次“法仙奴积雪草清润花萃泥膜”,经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复检,砷检验结果分别为2.9mg/kg、3mg/kg,该检验结果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规定。
根据现行法规,我国化妆品中砷的含量不得检出超过2mg/kg,长期使用含砷量高产品可能引发皮炎等皮肤问题。
无独有偶,2023年上海药监局就曾对上海美臣作出过一次行政处罚,而处罚的缘由同样是其生产的一批次“法仙奴洋甘菊舒缓花萃泥膜”砷含量超标。
投入生产前未按规定办理生产许可变更
在本次上海药监局披露的处罚信息中,还可以看到上海美臣的另一违规操作。
据了解,2021年11月至2023年7月期间,上海美臣对爽身粉车间、牙膏车间、化妆品生产车间(膏霜、洗涤)进行了改扩建。
而在向上海药监局申请变更前,上海美臣就将原料仓库、检验室、化妆品生产车间(膏霜、洗涤)投入使用,并生产了一批次野菜及美露华的产品。
直至2023年9月,上海美臣才正式向上海药监局提交了生产许可变更申请。
以上行为,明显违反了《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生产许可项目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设施设备发生变化,或者在化妆品生产场地原址新建、改建、扩建车间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在投入生产前向原发证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的规定。
最终,上海药监局对上海美臣以上违法行为进行并案处理,决定处以罚款6.2万元,没收违法产品。
老牌ODM厂纷纷中招
事实上,除了上海美臣外,近年来上海全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宜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老牌厂家也都因为各类生产问题而被市监局或者药监局处罚。
以上海宜侬为例,上海宜侬擅自变更产品关键信息而未及时合规调整备案程序,导致产品标签与备案内容矛盾。
去年上海市监局被要求对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中涉及上海宜侬的异常情况组织核查。经现场检查发现,上海宜侬生产的“华大肤茵安娜熙奢养抗皱精华乳”备案使用期限为3年,但实际产品外包装标注的使用期限为5年。
尽管上海宜侬后续提交备案变更将使用期限改为5年,但在2024年1月25日至3月2日的实际生产期间,产品标签已超出原备案期限,违反了《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第五条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关于标签与备案一致性的规定。
而另一代表性企业上海全丽则因为物料验收制度执行不严,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关于建立并执行原料及包装材料进货查验制度的规定,被处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其问题核心,在于企业未如实履行质量管控责任,放任不合格包材流入生产环节,导致产品合规风险。
在生产一线,无论规模大小,工厂都不能掉以轻心。
上周,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5年第1期关于化妆品监督检查的通告,内容显示经检查23家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其中同样不乏中山市泛华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广州市博卡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验丰富的ODM厂家。
目前,药监局已对上述企业依法采取责令暂停生产、经营等紧急控制措施。
有业内人士认为,以往国内化妆品ODM行业长期存在质量管控漏洞与合规意识薄弱问题,尤其是华南地区。但随着上海美臣、上海全丽等案例的出现,也暴露出部分华东企业在原料把关、生产流程、备案管理等环节的“侥幸心理”,ODM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理应主动建立合规体系。
就当下的监管信号来看,高频次抽检、飞行检查、跨区域协查等手段持续收紧生产源头管控,穿透式监管已经成为常态,头部工厂更应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守住底线,方有可能真正成为长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