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内容

皇氏集团遭立案调查:股价连续两日跌停 逐利式多元化埋祸根

进入4月,皇氏集团(002329.SZ)就连续两个交易日一字跌停。截至4月3日收盘,股价报收3.11元/股,总市值27.13亿元。

消息面上,3月31日晚间,皇氏集团发布公告称,其于2025年3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据经理人了解到,此次立案调查主要指向皇氏集团2019年的一笔跨界股权投资事项。

显然,这是皇氏集团此前频繁跨界埋下的祸患。

而需要指出的是,皇氏集团此前频繁跨界埋下的祸患远不止此,毕竟以短期利润为目标,看哪个行业赚钱,就跨界哪个行业,不重视核心技术的培养,甚至缺乏内部管理制度与高质量的管理团队的跨界必然失败乃至引发诸多纠纷。

补充协议藏雷四年

皇氏集团此次信息披露违规的核心问题聚焦于2019年的一项股权投资事项。

2019年11月,为推动在信息服务领域的产业布局,皇氏集团全资子公司皇氏数智有限公司(简称“皇氏数智”)与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简称“东岳财富”)、深圳市德诺凯瑞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德诺凯瑞”)共同投资设立东岳数智投资基金,其中东岳财富、皇氏数智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金额分别为3.1亿元和3亿元,对应的持股比例为50.74%和49.10%,德诺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其持股比例为0.16%。

彼时,皇氏数智、东岳财富与德诺凯瑞共同签署了《合伙协议》,且对《合伙协议》进行了公开披露,不过《合伙协议》之外,东岳财富与皇氏数智还另行签订的《补充协议》,而该份《补充协议》皇氏集团未能同步披露,直至2023年11月皇氏集团收到因上述两份协议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诉讼材料后,方对《补充协议》的核心内容予以补充披露。

根据公告,《补充协议》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

其一为投资收益差额补足义务。根据协议约定,东岳数智需确保东岳财富在持有基金份额期间,每年能够从基金取得相当于投资本金6.5%的投资收益。若东岳财富每年从基金所获得的实际投资收益金额低于上述约定收益金额,皇氏数智将承担差额补足义务。

其二为基金份额回购触发条件。当东岳数智未达到在2025年度实现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4亿元整时,东岳财富有权要求皇氏数智收购其持有基金的全部份额,涉及金额为东岳财富当初的投资本金3.1亿元。

通过企查查查询东岳数智基金信息可见,截至目前其仅投资了泰安数智一家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由皇氏集团全资子公司皇氏御嘉影视100%股权作价5.94亿元出资与东岳数智基金、上海喜楠企业管理中心合资设立,主要负责为泰安慧谷产业园的招商服务。

2021年至2023年,泰安数智持续亏损。之于原因,皇氏集团在2024年6月的年报问询中解释称,因泰安慧谷产业园未能如期完成建设,未产生营收和利润,而前期为项目引进发生的筹建费、顾问咨询费、律师费、人工费、差旅费等已实际产生并支付,因此造成了公司的亏损。

如此结果固然引得东岳财富不满,皇氏集团对《补充协议》的隐瞒故此东窗事发。

皇氏集团虽于2023年3月将皇氏数智100%股权以人民币4732.81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但其并未脱离诉讼纠纷。根据2024年11月泰安中院一审判决,判令皇氏数智支付投资本金3.1亿元并支付差额补足款,而皇氏集团需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差额补足款的计算方式为,东岳财富尚未收回的投资本金×6.5%/年÷360×当期投资本金的实际存续天数,根据诉讼材料显示,自2020年12月12日起至2023年10月18日止,该差额补足款累计金额约为5821万元。若以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计算节点,该差额补足款预计将进一步增至约8284万元。

当前该案件已被山东高院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若山东高院审理维持原判,意味着皇氏集团需承担超过3.9亿元的债务连带清偿责任,这对于皇氏集团净利润的侵蚀效应是显著的,且已经成为其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的核心因素之一。

皇氏集团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6.2-6.8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6734.52万元;而经粗略计算,投资本金+差额补足涉及金额约占皇氏集团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度的57%至63%。

失败的跨界多元战略

皇氏集团成立于2001年,凭借特色乳品水牛奶起家,且借此成为一方诸侯为其走出西南乃至上市奠定了基础。

2010年,皇氏集团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后的几年里,皇氏集团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下降。如此情况,本身就是跨界者的黄嘉棣,在公司经营遭遇瓶颈时,选择了继续跨界。

2014年,国内影视行业并购潮起,皇氏集团先后将御嘉影视、盛世骄阳纳入怀中,公司也由皇氏乳业变更为皇氏集团。

2015年,皇氏集团继续伸出并购之手,砸钱拿下完美在线全部股权,之后又投资了母婴跨境电商臻品悦动和易联视讯。

2017年,为了发展信息业务,皇氏集团收购移动信息服务商浙江筑望科技;2019年11月,全资子公司皇氏数智与东岳财富、德诺凯瑞共同投资设立东岳数智投资基金。

2020年,皇氏集团与上海商汤智能展开人工智能业务的合作。

2021年,皇氏集团又开始布局光伏业务。

战略逻辑看似直接明了,但在实际经营这种以短期利润为目标,看哪个行业赚钱,就经营哪个行业,不重视核心技术的培养的跨界多元化必然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场取代外部市场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套高效率的内部管理制度与高质量的管理团队,显然皇氏集团是欠缺的。

结果不言而喻,虽是数次跨界求增长但业绩还是平平,甚至数年度出现业绩亏损。见下图,2014年至今,皇氏集团营收反复,基本维持在25亿元水平,而扣非净利润则是亏多盈少,甚至在2020年至2023年 连续四年亏损,分别为-1.92亿元、-5.20亿元、-1.06亿元、-1.52亿元。

其中,多受此前跨界并购减值乃至纠纷影响。

例如,2018 年,皇氏集团对盛世骄阳计提1.91亿的商誉减值,同年转让该公司股权时,又承受了1.29亿元的资产处置损失;2019年,公司对御嘉影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4亿,并以5.94亿元出售了御嘉影视皇氏集团。

接连栽跟头后,皇氏集团终于选择回归乳业主业,并试图借助开设奶茶店等举措拓展下游渠道。但是,区域性乳企的生存空间已经遭到严重挤压,即便皇氏集团全力聚焦主业,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管控和品牌重塑等难题,能否重新站稳脚跟,实现 2028年营收目标达到百亿的宏伟计划,仍需接受市场的考验。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