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4月8日,陕西一网友发布视频称,中通快递旗下“无人快递车”在送货途中发生异常,车辆左前轮卡住一辆倒地的电动车后未停止行驶,“浑然不知”继续拖行,这使得公众对无人配送车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据目击者描述,事发时无人车处于日常配送状态,正在咸阳市丰智北路附近执行快递运输任务。该无人车上标有明显的中通快递Logo,疑似为中通快递运营车辆。不过,中通快递并没有明确的回复。
据悉,涉事车辆为“九识智能科技公司”生产的“九识无人车”,该车于2023年逐步投入商用,主打“无接触配送”。此前已在上海、杭州等20余个城市铺开。
针对该情况,九识智能科技公司回应称,经初步核实,自动驾驶物流车在通过事发路口时,与先前交通事故中遗留的倒地电动自行车发生接触。车辆安全系统随即触发防御机制进行减速制动,全程未造成人员伤亡,涉事车辆已暂停运营并配合交警调查。
公司称,经调取车辆运行日志显示,感知系统在事发前已识别异常路况,但针对侧倒电动车的形态特征判断存在优化空间;硬件防御模块正常启动,左前轮接触后触发三级制动响应,符合预设安全标准,当前正联合第三方技术机构开展多维度场景复现测试。
九识智能科技表示,对此次事件给公众带来的关切深表歉意,将以最高标准配合监管部门工作,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场景适应能力。
一年内完成两轮融资近2亿美元
据天眼查显示,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识智能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2024年2月,九识智能科技完成近1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建发新兴投资、美团战略投资部、蓝湖资本、独秀资本、闲庭基金、索道投资、BV百度风投。
2024年11月,九识智能科技又完成了1亿美元B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百孚、蓝湖资本共同领投,其他老股东跟投。
据了解,作为全球城配自动驾驶产品研发和应用领军企业,九识智能拥有L4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的自研能力,成功实现了公开道路商业化落地,成为业内首家以“交钥匙售车”模式实现正毛利运营的无人城配企业。
不仅如此,九识智能在成立后一年半的时间内快速迭代五版车型,并于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向市场投入交付了全球第一款L4城配量产车型-九识Z5系列,开创了L4级自动驾驶城配产品的整车销售时代,实现该类别产品在多种城市公开道路配送场景中的规模化商业应用。
据九识智能介绍,目前,超千台九识智能无人城配车已经在130余个城市中投入运营,累计送单量超过1亿单。
行业前景客观,但扔面临挑战
当下,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电商物流、即时配送需求激增,城配场景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重要方向。并且,在物流行业中,城市配送是距离终端客户最近的物流场景。
无人车配送的优势在于,除了降低人工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外,高效适应夜间配送以及复杂路况,可覆盖传统配送盲区,使得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得以进阶。比如,通过搭载大数据等技术,无人车可以通过精准装卸和路线优化,减少人为操作导致的货物损坏和运输延误。
根据《2025-2031年中国无人配送行业研究与市场供需预测报告》,无人配送市场空间预计可达750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级。此外,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无人配送市场规模将达170亿元,2023年快递单量已突破1321亿件,末端配送需求激增。
另外,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特别强调要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并且,随着《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逐步为城配场景的L4级商业化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激光雷达、锂电池包等关键零件的成本下降也降低了新能源L4级商用车的量产成本。
不过,无人配送车在技术层面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复杂交通环境下的感知与决策能力尚不完善,动态障碍物识别(如突然出现的行人、车辆)以及极端天气(雨雪、大雾)对传感器精度的干扰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次,路径规划算法在狭窄巷道、非结构化道路(如临时施工区)等场景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足,容易引发配送中断或效率下降。
此外,高精度地图的实时更新依赖性强,网络延迟或信号盲区可能导致定位偏差,进一步影响配送可靠性。硬件方面,电池续航能力、机械耐久性以及成本控制仍需优化,以满足大规模商业化的需求。
并且,当前交通法规缺乏针对无人车路权、事故责任划分的明确标准,跨地区政策差异也增加了运营难度。传统配送模式的路径依赖与人力成本优势,使得企业投资无人配送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跑通。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成本,建立多方协同的监管框架,同时通过公众教育提升技术包容度,是突破商业化瓶颈的关键。
据悉,在2025-2030年,自动驾驶城配车辆将进入规模化落地期,但行业洗牌加剧,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企业或成最终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