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内容

自身的问题不断 “谷医堂”为何诽谤发稿人为职业打假人?

  近期,关于谷医堂互联网医院利用健康养生课忽悠老年人买的药的文章和投诉帖子不断出现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然而,这些问题贴很快就被投诉删除了。但该院却一直没有公开回应网友的质疑的问题,仍在不断的通过网络社群洗脑老人和消费者购买其产品,行为相当恶劣。

  其投诉删帖的理由也令人费解,在没有任何事实支撑的情况下,竟然污蔑“该用户在网络上散布谣言,以打假人的身份,误导客户退款,从中获取利益!已多名客户反馈,麻烦平台方尽快处理!该用户在平台上预留电话号,目的是让客户联系,并且骗取钱财。”

  遗憾的是,翻看被投诉人发贴信息,并没有任何类似打假人的信息,也没预留所谓的电话号码。其理由完全不成立,甚至存在恶意诽谤的嫌疑。

  然而,这样的理由却被平台所支持,其多数投诉都被采纳,删除了所谓“问题”帖子。这极大的破坏了健康的网络生态。

  《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明确了非法删帖、网络水军等互联网灰色产业的责任承担问题。其中规定,法院不仅认定“有偿删帖协议无效”,而且支持“权利受到侵害者依法替自己维权”。换言之,删帖委托人,及受委托删帖的网站,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那么,谷医堂互联网医院利用虚假理由投诉,达到删除己方不利舆论信息目的的背后,是否活跃着非法删帖的网络水军?值得我们警惕。

  如果存在非法删帖的网络水军,那么需要被打击。如果不存在,为什么不公开回应网友的质疑,反而编造不实理由进行恶意投诉呢?这样反而会引起更大的舆情问题。

  随着“纯真年代”的逝去,互联网变身为“丛林时代”,各种网站林立,良莠不齐,恶意删帖这朵“恶之花”,更是显得妖艳迷人。特别是,当互联网的舆论场,成为各方利益的博弈场,一旦涉及利益纠葛,一些单位和个人,包括商家、甚至个别*员,都有可能成为有偿删帖的幕后推手。

  恶意删帖,说穿了就是操纵网媒和舆论,推动网络舆论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删除网帖负面信息的做法,与被曝光者恶意收购报纸如出一辙,实质就是操纵舆论,封堵言路。不仅损害了网络媒体的正当权益,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影响度和公信力,也侵犯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破坏了公共舆论环境,同时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监督权。

  禁止和杜绝恶意删帖的违法行为,是打击网络犯罪的题中之义。希望当事方谷医堂互联网医院,能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网友的质疑,公开回应平息舆论,消除不利影响。而不是游走在法律边缘,利用灰色方式引导舆情。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