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8个创业板项目全军覆没,2022年甚至出现巨额“负营收”。
证监会近日公布拟对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旭集团”)证券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引发外界高度关注。证监会表示,目前相关中介机构违法执业行为正在同步调查中。
来源:证监会官网
在证监会公布的东旭集团处罚中,包含了2017年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集团子公司,以下简称“东旭光电”)不符合股票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75.65亿元。记者注意到,中天国富证券是相关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及联席主承销商。
资料显示,2022年、2023年营收连续亏损,合计净亏损接近15亿元,2022年甚至出现营业收入为-9.01亿元的情况。2021年12月至今,该公司在IPO市场也“颗粒无收”。
相关中介机构都包含哪些?
根据证监会官方公众号3月28日晚的公告,东旭集团涉及的违法行为包括:
一是2017年东旭光电不符合股票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75.65亿元;2018年东旭集团不符合公司债券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35亿元。
二是2015至2019年期间,东旭集团虚增收入累计478.25亿元,虚增利润累计130.01亿元,虚增货币资金447.9亿元(最高);东旭光电虚增收入累计167.6亿元,虚增利润累计56.27亿元。
三是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经营性占用东旭光电、 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旭集团子公司,以下简称“东旭蓝天”)货币资金,截至目前披露的尚未归还金额合计169.59亿元。
四是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报。
证监会指出,河北、深圳证监局拟对李兆廷等43名责任主体合计罚款17亿元,对其中19名主要责任人员采取五年以上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记者注意到,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同时均低于1元,东旭光电已于2024年10月11日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作为东旭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东旭蓝天3月31日公告,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该公司已于当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证监会同时表示,相关中介机构违法执业行为正在同步调查中。记者梳理发现,在证监会提到的东旭光电2017年股票发行中,中天国富证券为该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联席主承销商,项目法律顾问为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财务审计机构为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为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中瑞国际资产评估(北京)有限公司。
在东旭集团2018年债券发行中,主承销商、债券受托管理人为国融证券,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为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此外在对东旭集团、东旭光电2015至2019年年报审计中,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除2019年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外,2015至2018年期间均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中天国富证券2022年出现“负营收”
作为东旭集团案中涉及的券商之一,公开资料显示,中天国富证券成立于2004 年,由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注册地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以贵阳、深圳、上海、北京为核心设立15家分公司。截至2023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41.58亿元。
从经营数据看,中天国富证券近年来业绩出现亏损。2022年、2023年,该公司不仅连续亏损,合计净亏损更是接近15亿元。2022年,中天国富证券甚至出现“负营收”,营业收入为-9.01亿元。
中天国富证券在2022年年报中分析称:主观因素方面,一是该公司过往执业理念积累的风险集中暴露,多单股权项目被撤否,对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二是由于投资团队对市场趋势研判不足,未有效把握行业结构性机会及个股机会,同时投资品种较为单一,导致自营业务亏损较大;三是该公司人员流失较多,新团队引入不及预期,导致储备项目推进延迟,新项目未能有效弥补缺口。从自身因素来看,一是投行部分人员离职,同时新引进团队节奏放缓,对全年收入及项目储备有较大影响;二是由于该公司主动提升投行业务执业质量,调整部分业务发行节奏,多单股权、债券项目年内未能按计划落地;三是自营业务对“绝对收益”理念落实不到位,个股选择及操作未能把握住市场节奏,导致股权投资产生较大亏损。
从贵州证监局2024年7月对中天国富证券连续开出的4张罚单中,或也能看出该公司存在的一些乱象。一是个别员工未经内部审批擅自使用公司印章,致使公司出现风险敞口;二是在开展债券承销业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未有效管控业务风险;三是“三会一层”运作不规范、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到位、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四是自营投资部分债券持仓规模与其总规模的比例,超过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中“持有一种非权益类证券的规模与其总规模比例”规定的监管标准,在规定期限内未予改正。
来源:贵州证监局官网
贵州证监局责令中天国富证券自处罚决定书下发之日起1年内,每3个月开展一次内部合规检查,并在每次检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贵州证监局书面报送合规检查报告。
一同被罚的还有中天国富证券三位时任高管。时任董事长余维佳对公司印章管控失控负管理责任,被出具警示函;时任总经理李志涛对公司印章管控失控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时任监事、办公室总经理王珂存在未经内部审批擅自使用公司印章,致使中天国富证券出现风险敞口的情况,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自处罚决定书作出之日起3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分支机构负责人或实际履行上述职务。
连续8个创业板项目全军覆没
对于中天国富证券2022年、2023年年报分析中提到的多单股权项目被撤否、投行部分人员离职,记者注意到,根据深交所官网的信息,2021年12月至今,中天国富证券8个创业板项目全军覆没,其中2个项目终止注册,3个项目撤回、2个项目审核不通过,1个项目不予注册。另外,由中天国富证券保荐的北交所IPO项目盛富莱目前也只处在已问询的阶段。
来源:深交所官网
从投行人员人数看,通过对比中天国富证券各年的年报数据,该公司投行人员已从2021年末的327人降至2023年末的192人,降幅超过40%。同期总员工数也从874人降至553人,降幅超过36%。根据中证协官网最新的数据,该公司目前总人数进一步降至422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国基金报等媒体的报道,今年3月,中天国富证券原副总经理杨安西正式接任了总经理职务。3月21日,杨安西在《每日经济新闻》发表署名文章,称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特色业务优势的精品投行,是中天国富证券在新时代背景下确立的战略发展方向,该公司要把投行业务聚焦于服务新质生产力建设。
对于在东旭集团案中是否存在未勤勉尽责等违规情形,2024年经营情况是否有所好转等问题,记者致函中天国富证券,截至发稿未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