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轮胎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策橡胶”)正面临双重考验:一边是业绩增速放缓的市场压力,另一边则是 IPO 期间频发的安全生产事故与质量争议。这家曾因 “大额分红” 引发关注的行业龙头,如今正陷入舆论与监管的双重漩涡。
事故频发陷安全漩涡
公开资料显示,中策橡胶主要从事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等轮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朝阳”“好运”“威狮”“金冠”“WEST LAKE”“GOODRIDE”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
据了解,中策橡胶本次拟募集资金48.50亿元,主要用于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年产2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载重轮胎生产线项目、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春秋厂区改扩建及仓储配套项目——全钢子午线轮胎车间Ⅴ建设项目、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高端绿色轮胎制造产业链提升改造项目、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国增资建设高性能子午胎项目。
自 2021 年启动 IPO 筹备以来,中策橡胶旗下工厂的安全生产问题持续暴露。公开资料显示,其控股企业在报告期内累计发生四起机械伤害致死事故,涉及浙江安吉、建德两地生产基地。
2021年1月8日,中策安吉一名员工在执行故障设备检查任务时,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进入危险区域,最终被突然启动的设备夺走生命。对此,当地应急管理局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公司以2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2021年11月13日,中策建德一名员工在操作设备发生故障后违规翻爬安全防护网,导致机械伤害致亡。
2023年7月4日,中策建德一名员工在作业时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本人死亡。中策建德就此收到了35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4年3月14日,中策建德又一名员工在机器处于自动运行状态下穿越传递环受到机械伤害而死亡。中策建德又收到了5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事故并非孤立事件。监管记录显示,中策橡胶及其子公司还存在危险化学品违规储存、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多项违法行为,累计被罚超 50 万元。
更引发争议的是,企业在事故后未公开具体整改措施,仅以 “加强培训” 轻描淡写带过,如此 “重生产、轻安全”尽显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缺失以及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只是一家连员工生命安全与产品质量都无法保障的企业,能否赢得资本市场信任,仍是未知数。
产品质量存争议诉讼缠身
安全生产事故之外,中策橡胶还卷入一起重大产品责任纠纷。2022 年,江苏常州一辆搭载该公司轮胎的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突发爆胎,导致乘客张某被甩出车外后因烧伤感染死亡。交警部门认定爆胎为 “主动性爆胎”,排除外部损伤可能。家属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后,直指轮胎存在 “脱硫工艺缺陷” 及 “钢丝帘线附着力不足” 等质量问题。
然而,法院最终以 “证据不足” 驳回家属诉求。中策橡胶在庭审中坚称轮胎符合国家标准,并将事故归咎于乘客未系安全带及携带火种引发二次爆炸。尽管第三方检测报告被质疑 “程序瑕疵”,但案件暴露出的质量隐患仍令消费者担忧。有行业专家指出,轮胎企业若不能从工艺源头解决问题,类似事件或将重演。
而且,中策橡胶还涉及多起诉讼,其中与富轮橡胶相关股权争议事项备受关注。2023年7月,中策橡胶九名股东收到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送达的浙江富轮橡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廷顿富轮橡胶有限公司向上述法院提交的《民事起诉状》,就浙江富轮橡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参与中策橡胶股改事项向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提起合同纠纷诉讼,请求判令各被告共同赔偿原告因浙江富轮橡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参与中策橡胶股改造成的原告测算损失1.35亿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2024年3月4日,中策橡胶股东收到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送达的富轮橡胶、浙江杭廷顿富轮橡胶有限公司向上述法院提交的《增加被告及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富轮橡胶、浙江杭廷顿富轮橡胶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增加中策橡胶为本案被告,并请求判令各被告共同赔偿原告的测算损失调整为3.80亿元。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上述求偿之诉尚处于诉前调解阶段。
截至报告期末,中策橡胶及其子公司涉及的尚未了结的标的金额超过500万元的重大诉讼、仲裁案件共有3起,另有2起其他诉讼,分别为WILLIAMMETCALF与中策橡胶、朝阳橡胶的产品责任纠纷案和DENNISSOUSA与中策橡胶、中策美国的产品质量纠纷案。
此外,下游经销商的生存困境也折企业经营模式的隐患。2024 年轮胎行业集体涨价潮中,中策橡胶通过转嫁成本导致多家经销商破产,进一步激化产业链矛盾。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 “重资本、轻责任” 的发展路径,与企业宣称的 “绿色制造”“社会责任” 形成鲜明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