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国货老字号田七牙膏被曝菌落超标1280倍,“面部护理第一品牌”樊文花涉成分对比问题,以及面膜产品铅含量超标102倍...这场波及防晒、洗护、染发等多领域陷入质量危机。
昨日 (4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 30 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2025 年第 14 号) (以下简称:通告)。该公告通报了2024 年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中发现的 30 批次问题产品,这也是本月国家药监局第2次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通报。
△图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该通告显示,在30批次问题产品中,16 批次涉及非法添加 (如精华液、染发剂)、8 批次菌落总数超标 (如田七牙膏)、6 批次 pH 值或防晒剂不符标准。
聚美丽注意到,此次通告涉及防晒、面膜、洗护等多个品类,其中不乏知名品牌,樊文花、田七、飘柔和SKINO肌漾均上榜。
其中,飘柔和SKINO肌漾提出异议,后经广东省和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这2家企业未生产或者进口过该批次抽检不符合规定的产品。
菌落总数超标1280倍!
具体来看,30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洗护品类占比26.6% (8批次),存在成分问题,包括检出未载明成分,ph值超标,混合物超标等。
公开资料显示,田七品牌始建于1945 年,前身是中国植物油料厂梧州分厂,1974 年开始研制以中药田七为主要药效原料的新牙膏产品,1978 年第一支 “田七” 牙膏生产上市,以天然中草药为特色,定位中高端日化市场。
除了此次田七因菌落总数超标“翻车”。这个80年的老牌国货,在2024年10月16日,被知名打假人王海爆料广西田七家化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田七口气清新牙膏 (花漾白桃香型)检出非法(隐瞒)添加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违反了《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中牙膏标签应当标注全成分的规定。据悉,当时该产品备案时仅标明清洁功效,却在销售页面宣称 “呵护牙周”,构成超出备案范围的虚假宣传。
不过,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对于被抽检的该批次产品提出异议。经广东省和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该企业未生产或者进口过该批次抽检不符合规定的产品。
面部护理第一品牌“上榜”
除了以上洗护类产品外,还有面部护理第一品牌樊文花也上“黑榜”。
据悉,樊文花创立于1988年,定位于中高端面部护理市场,主要面向面部护理需求的女性消费者,产品多采用天然植物成分,如薰衣草、玫瑰、甘菊、绿茶、蜂蜜、珍珠等,减少化学成分的使用,目前已获得 26 项专利,14个特证。
然而本次通告显示,樊文花嫩白水光精华液和嫩白精华霜系成分对比不符合规定被通报。据悉,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出产品标签及注册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未标示的祛斑美白剂:烟酰胺、3-邻-乙基抗坏血酸,存在产品标签与注册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不一致问题。
作为新锐品牌,SKINO肌漾创立于2019年,秉承 “配方精研・循证护肤” 的研发理念,致力于探索突破传统护肤配比,寻求添加真正有效成分,旨在为各类肌肤提供专业科学护肤方案。
据悉,皮肤的酸碱平衡对于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pH 值异常的精华液可能干扰皮肤的正常生理过程,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的自我修复和保护能力下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出现干燥、脱屑、老化加速等问题。
另外,从该通告可知,此次被通报的护肤品类占比20% (6批次)。除了上述有着“面部护理第一品牌”之称的樊文花和功效护肤新锐品牌skino肌漾,还有莱白美白袪斑精华液检出非法成分,愿丽奇迹肌底珍白素颜霜、茜妃祛斑霜ph超标。
面膜类仍是重灾区!
除了上述产品,在30批次不合格产品中,面膜类占比40% (12批次),因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超标被通报。
其中,粉珀小颗粒焕颜海藻面膜、梦颜添美草本净颜海藻面膜微生物指标超出标准值 65 倍以上;晴意天然海藻面膜微生物则超标180倍;而RU莹润沁透冻干精华面膜和禄之源玻尿酸海藻面膜微生物超标240倍!
△图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据悉,铅 (Pb)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可通过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损害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等,尤其对儿童发育、孕妇及胎儿健康存在不可逆风险,《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年版)》明确规定化妆品中铅的限量为 40mg/kg,禁用含铅化合物作为原料 (如乙酸铅曾用于染发剂,现属禁用成分)。
公开资料显示,唐玲妃海藻面膜的生产企业为广州枫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但该企业在之前由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4次抽查中,均未发现问题。可见,该企业首次被通报。
△图源:企查查
除了面膜类不合规重灾,染发类不合规问题也泛滥。
30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染发类占比10% (3批次),存在成分不符问题,检出未载明成分。
△图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另外,除了章华美发,还有广州汉希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汉亿染发膏 (咖啡色)检出产品标签及注册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未标示的染发剂:甲苯-2,5-二胺硫酸盐、2-氨基-3-羟基吡啶。
两款染发类产品均涉及非法成分,由此看来,生产厂家可能在原料采购、配方设计、生产工艺控制等环节存在漏洞,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除此之外,防晒类占3.3% (1批次)。从过往抽检通告看来,防晒类主要存在防晒剂成分不符问题。
通告显示,润可盈防晒乳SPF50+PA+++未检出产品标签及注册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标示的防晒剂: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乙基己基三嗪酮、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苯基苯并咪唑磺酸。
关于上述产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要求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广西等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上述不符合规定化妆品涉及的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等依法立案调查,责令相关企业立即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开展自查整改。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责令相关化妆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上述化妆品,并依法调查其进货查验记录等情况,对违法产品进行追根溯源,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
由此可见,在国家药监局持续高压态势下,企业需要将“安全”二字烙入生产基因。而在此次的通报中,也可知当老字号频现质量滑坡,新锐品牌屡触安全红线,目前行业问题仍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