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内容

光大银行客户经理13年诈骗1.6亿元 暴露其内控机制或存漏洞

近日,光大银行郑州某支行客户经理席薇,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伪造理财产品协议、私刻公章等手段,向31名客户虚构“保本保息、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累计诈骗金额达1.6亿元,引发网络关注。

2025年4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席薇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并责令其退赔被害人损失9448万元。

截至2022年6月,席薇共计骗取客户1.6亿元。其中,截至案发,席薇已归还被害人本金6031万元、支付利息766万元,尚有9448.2150万元有待追偿。

根据相关判决书,梳理席薇的诈骗作案手法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利用银行办公区域的“背书效应”,通过POS机转账、伪造协议等方式制造资金进入银行系统的假象;二是通过“借新还旧”维持庞氏骗局,累计支付利息767万元,最长维持周期达13年;三是赃款挥霍呈现非理性特征,单笔最高打赏23万元,单日充值峰值137万元,远超正常消费范畴。

光大银行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未能发现席薇的违规行为,暴露出多维度监管失灵。印章管理方面,席薇私刻的业务专用章与真实印章相似度达98%,银行未建立定期核验机制,且允许员工在非营业时间单独使用办公设备;资金监测方面,客户资金通过“大额取现-现金存入”或直接划转至席薇个人账户,日均交易笔数达4.2笔,银行反洗钱系统对单日转账超500万元的异常交易未设置预警阈值;轮岗制度方面,席薇连续13年担任同一网点客户经理,未按规定轮岗,为其长期伪造协议创造条件。

对于此案,光大银行郑州分行相关工作人员仅表示已对涉案支行进行全面整顿,但未提及是否有对受害者的赔偿计划。

从上述事件看,据企报财经不完全统计,2024年光大银行因员工行为管理问题被罚款4220万元,年内66次行政处罚中涉及信贷违规、内控失效等问题,此前上海分行也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50万元,多名责任人受罚,均反映出其内控机制或存在漏洞。

营收向左 净利向右

2024年,光大银行以69590.21亿元总资产规模收官,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加1862.25亿元,增幅为2.75%。其中,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为39339.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9.48亿元,增幅为3.88%,重点投向科技型企业、绿色产业、普惠金融等领域,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795.2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23.74亿元,增长42.06%,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

在负债端,光大银行的负债总额为63687.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07.79亿元,增幅为2.42%。其中,客户存款为40356.8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88.41亿元,下降1.44%。在零售存款方面,零售存款余额为12887.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80.08亿元,增长7.33%,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负债端结构。

在经营业绩上,光大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4.1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70亿元,降幅为7.05%。

光大银行核心盈利业务中,利息净收入实现966.66亿元,同比减少108.14亿元,降幅为10.06%。其中,实现利息收入2340.07亿元,同比减少168.02亿元,降幅为6.70%。利息支出为1373.41亿元,同比减少59.88亿元,下降4.18%。

在非息收入方面,2024年光大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总额为387.4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43亿元,降幅为11.41%。其中,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90.71亿元,同比减少46.27亿元,降幅为19.52%。

不过,得益于成本的压降,其净利润实现了微增。全年实现净利润41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5亿元,增幅为2.03%。发生营业支出836.0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2.82亿元,降幅为12.81%。

但光大银行正面临着盈利压力的挑战。2024年,光大银行的净利差为1.45%,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净息差为1.54%,较上年末下降0.20个百分点。

在资本充足上,截至 2024 年末,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4.13%、11.98% 和 9.82%,分别较上年末增长 0.63 个百分点、0.62 个百分点和 0.64 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均满足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要求,但均低于《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中同业银行的15.74%、12.57%和11.00%。

在资产质量上,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5%,与上年末持平;不良贷款余额为 492.52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7.76 亿元,增幅为 3.71%。拨备覆盖率为 180.59%,较上年末下降 0.68 个百分点,整体拨备仍具备一定风险抵御能力。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