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广袤天地中,企业IPO如同闪耀的星辰,吸引着无数投资者的目光。然而,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力股份)的上市之旅,却宛如在荆棘丛中艰难跋涉,充满了波折与争议。自提交注册申请起,时光悄然流逝了17个月零16天,通力股份仍在黑暗中翘首以盼那决定命运的批文,这漫长等待的背后,究竟隐匿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短期获提交注册到漫长等待,坎坷IPO之路
2023年3月2日,在华泰联合证券的全力保荐下,通力股份郑重地向深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这份申请承载着公司多年来的梦想与期望,很快便获得了受理。通力股份诞生于2000年1月26日,多年来深耕声学产品和智能产品领域,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ODM平台型企业。其业务范围广泛,在行业内也积累了一定的声誉。
此次上市,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00,000,000股股份,期望募集10.15亿资金,用于推进四大关键项目,其中2亿元专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意图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上市申请的前期阶段,通力股份的审核进程可谓一帆风顺。递表仅仅28天后,便迅速收到了深交所的审核问询,这一速度在同类企业中并不多见。随后,公司仅经历了一轮审核问询和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凭借着出色的准备和专业的应对,在短短3个月零28天的时间里,便成功获得深交所上市委 “无条件” 通过,这一成绩令不少同行羡慕不已。
过会后,进展同样顺利,3个月零9天就获准提交注册,似乎距离成功上市仅有一步之遥。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在此时悄然降临,自提交注册之后,时间仿佛陷入了无尽的停滞,等待成为了公司唯一能做的事情。截至目前,已经过去了537天,那至关重要的批文却依旧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这让公司上下都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9.89亿分红力度堪称惊人并引来质疑
募资补流合理性存疑
通力股份在上市之路上的受阻,与公司过往的巨额分红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顾2019-2021年这三年,公司的分红力度堪称惊人,累计分红金额高达9.89亿元,这一数字几乎与此次IPO计划募集的资金10.15亿元不相上下。
具体来看,在2020-2022年期间,公司的现金分红分别为12,340.10万元、57,553.25万元、0元。经计算,这三年的现金分红占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总和的比例竟然高达82.50%。即便对2021年的分红情况进行特殊说明,其现金分红占同期扣非净利润的比例依旧高得离谱,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常规水平。
深交所对于突击 “清仓式” 分红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认定标准。按照这些标准来审视通力股份此前的分红行为,不难发现公司的情况完全符合相关标准。从理论上来说,处于这种状况下的企业本不应获得发行上市的资格。
然而,通力股份巧妙地利用了2021-2023年这个报告期,通过一系列财务策略的调整,使得累计分红金额总额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成功降至49.62%,并且募资补流金额占比也巧妙地低于了20%的监管红线。凭借着这些操作,公司暂时成功规避了监管新规的限制,为上市之路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但令人费解的是,从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来看,完全没有募资补流的迫切需求。截止2024年末,公司的货币资金高达18.79亿元,财务状况极为稳健,既无短期借款的压力,也无长期借款的困扰。同时,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颇为可观,显示出良好的经营态势。
此外,公司还有高达26.47亿元的应收账款,这意味着公司在未来还有大量的资金流入预期。在如此充裕的资金储备下,公司却依然坚持募资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行为无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不少投资者纷纷怀疑公司是否存在上市圈钱的不良动机。
业绩波动,主营单品价格下滑明显、竞争力受牵制
除了备受争议的分红和募资问题外,通力股份的业绩表现同样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因素。在2020-2022年期间,公司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这三年间,公司的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8.59%,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6.84% ,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行业内实属难得,也让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然而,命运的轨迹在2023年发生了转变。当公司进入上市注册环节后,营收数据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在这一年,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88.88 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下滑了11.40%,而扣非净利润虽然有所增长,但同比仅上涨了15.61%,与之前的高增长相比,盈利能力显著减弱,这一变化让市场感到十分意外。
尽管在2024年,公司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双双重回增长轨道,营收更是重回百亿元大关,看似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但深入分析数据后会发现,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出现了大幅放缓的情况。2022-2024年这三年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仅为13.00%,与2021-2023年三年间高达36.10%的复合增长率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此外,公司的主营收入中,占比53.90% 的音箱产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单价较低的蓝牙音箱销量增加,对整体音箱产品的单价产生了严重拖累。在2024年,音箱产品单价同比下滑了12.75%,与此同时,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17.22% 下降至2024年的15.51%。这些数据的变化清晰地表明,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正在逐渐下降,未来的盈利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通力股份虽然在表面上的业绩数据上满足了上市的基本要求,但曾经的清仓式分红行为、执着的募资补流决策以及逐渐下滑的业绩和市场竞争力,都如同沉重的枷锁,成为其上市之路上难以逾越的重重阻碍。
自提交注册后,公司已经苦等了533天,这漫长的等待不仅考验着公司的耐心,也牵动着众多投资者的心。通力股份最终能否突破重重困境,拿到批文成功上市?这一问题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命运走向,更对整个资本市场的生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持续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