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冲击资本市场均告失败,量化派助贷业务旧疾未解,如何破局?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通知书显示,量化派拟发行不超过15,097,5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由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此次IPO的募资用途将用于提高其研发能力及改善技术基础设施,及推广其业务模式。
这已经是量化派第五次冲击资本市场,2017年8月首次闯关美股市场,因业务过度依赖助贷模式且未能应对监管收紧风险,最终撤回了申请。
此后,自2022年6月到2024年12月,量化派四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失败主因包括聆讯未通过、业务合规性质疑、招股书过期失效等。同时,量化派在上市申请过程中也收到过中国证监会关于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的要求,监管要求其补充关于“业务合规问题”“用户投诉问题”以及“股权相关问题”。
截图来自中国证监会官网
助贷业务或触碰合规红线
量化派的前身“信用钱包”是现金贷平台,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撮合服务及旅游、教育、医美等消费场景下的白条服务。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现金贷业务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如高利率、过度借贷等。
2016年,《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行动方案》的印发对整个行业进行了规范和清理。量化派顺应监管要求,将旗下“信用钱包”升级为一站式生活消费服务平台“羊小咩”,转型为“数字化解决方式提供商”。其目的是拓展业务领域,降低对单一助贷业务的依赖,同时也符合监管对于金融科技公司合规发展的要求。但新业务的表现并不理想,2023年,公司消费市场精准撮合解决方案的市占率仅为0.7%,排名第七,未形成规模化影响力。
量化派主要通过两大产品向用户提供助贷业务,一是享花卡,用户可以用它在羊小咩平台上购买由业务伙伴提供的零售商品;二是备用金,这个并不仅限于在羊小咩平台上使用,每笔备用金的金额介于100元至5万元之间。
作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助贷业务的合规性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灰犀牛”,证监会多次指出,公司通过“羊小咩”平台提供的贷款撮合服务涉及资金匹配、风险定价等核心金融环节,涉嫌类金融活动,并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涉及个人征信业务。
对此,公司坚称其仅提供“精准营销服务”,即通过H5页面导流,并不参与贷款审批或承担信用风险。然而,这一说法与实际业务数据或存在矛盾。
招股书显示,2021-2024年上半年,量化派金融机构精准撮合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6.8%、11.8%、20.2%和8.3%。
图源:IPO招股书
这些数据表明助贷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并非简单的精准营销所能解释。如果只是通过H5页面导流的精准营销服务,很难获得如此高比例的助贷相关收入。
此外,用户在使用备用金产品时,需支付1.8%-8.6%的服务费及担保费,而这些收入均被计入助贷相关业务。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这种较为模糊的业务定性或将成为公司合规审查的重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监管环境的变化对公司助贷业务造成影响,2021年《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实施后,公司合作金融机构从30家减少至6家,助贷收入锐减76%。尽管公司尝试通过备用金产品和关联交易维持规模,但在监管对助贷业务合规性要求持续收紧的背景下,这种收入模式的可持续性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助贷业务不仅增大了公司面临监管处罚的风险,也限制了其业务增长的空间。若助贷业务被重新定性,公司或将对现有模式进行大幅调整,甚至面临业务收缩的局面。
此外,从黑猫投诉平台的用户反馈来看,羊小咩平台存在贷后催收态度恶劣、暴力恐吓的情况,有用户表示自己借贷后发现实际利率远高于规定上限,且频繁通过电话、短信骚扰等方式逼迫还款,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而《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关联方变相维持助贷模式
IPO招股书中显示,自2024年起,量化派逐步停止向金融机构提供精准撮合解决方案,截止2024年9月12日,已经终止与金融机构就精准撮合解决方案而订立的所有当时现有协议,并不再从中产生任何收入。
但通过多渠道信息可以发现,公司或仍然通过关联方和业务重组进行实质性延续。
记者通过股权穿透,发现量化派关联公司鹰潭广达小贷公司在为“便荔卡包”提供资金,变相维持助贷业务现金流,而鹰潭广达小贷由量化派创始人周灏通过量科邦间接控制,持股30%。
图源:IPO招股书
根据“便荔卡包”产品信息,便荔卡包为用户提供贷款推荐等服务,一站式满足应急周转、消费分期、生活服务等场景需求。
而变身后的便荔卡包依然逃不过大量投诉,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便荔卡包”近30天投诉量达642条,累计投诉6530条,涉及暴力催收等问题。
图源:便荔卡包官网
高负债如何脱身?
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可谓举步维艰。截至2024年6月,公司净资产为-10.2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22.51%,属于典型的严重资不抵债。同时,公司还面临16亿元的优先股赎回义务,而账面现金仅剩3.35亿元,现金流严重吃紧。
净利润方面,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5400.6万元、2022年净利润为-28.3万元,2023年净利润为364.3万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593.6万元。2021-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67亿、1.26亿、1.48亿和1.54亿元,呈现增长态势。
但同时,2021-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从1.51亿元升至4.43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43.02%、54.32%、83.58%,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仍高达4.14亿元,约占公司总资产的一半。
随着助贷业务的收入萎缩和监管压力的加剧,公司未来的融资能力将进一步受到削弱。在面临资本市场信心不足、自身造血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公司如何摆脱高负债困局,仍是一个未解之题。
此外,市场对公司财务风险的担忧也在不断加剧。优先股赎回义务、对助贷业务的高度依赖以及现金流枯竭的现状,构成了公司当前较为脆弱的环节。一旦融资渠道进一步受限,公司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
针对助贷业务合规、未来新业务及营收可持续性等问题,记者致函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至发稿时未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