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内容

振东制药3年亏损14亿元:生产不合格药品赔前子公司5亿元

2024年,振东制药(300158.SZ)在经营层面遭遇多重挑战,财务状况也随之恶化。根据其年报数据,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1亿元,相较于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8.06%,归母净利润亏损13.29亿元,与2023年亏损4,398.41万元相比,亏损幅度显著扩大;扣非净利润亏损6.86亿元,远超上年同期的1.16亿元亏损。需要关注的是,从2022年开始,振东制药已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金额达到14.29亿元。

振东制药的两大主营业务,即医药生产销售和药材种植,均出现了下滑情况。具体来看,医药生产销售业务收入23.13亿元,同比下降20.50%,药材种植及销售收入6.34亿元,同比下降8.99%。两大核心业务同时萎缩,不仅使公司的营收基础遭到削弱,还引发了市场对其长期增长潜力的更多担忧。

2023年10月,振东制药前子公司朗迪制药因32批次碳酸钙D3颗粒产品检验不合格,遭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没收其违法所得618万元,并处以1.34亿元罚款,同时责令其停产整顿30天。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不合格药品涉及振东制药生产的产品。2024年9月,朗迪制药向振东制药提起仲裁索赔14.67亿元,经裁决,振东制药最终支付5亿元赔偿。

自振东制药上市以来,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便持续发生。经统计,公司股东累计减持数量达到1.76亿股,套现金额总计13.59亿元。其中,公司实控人李安平通过振东集团累计减持套现7.06亿元。

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14亿,核心业务全面承压

振东制药主营业务为肿瘤、皮科、消化、泌尿、心脑等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种子种苗抚育、种植、加工、仓储、饮片于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振东制药目前正面临着自上市以来最为严峻的经营危机。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当年营业收入为29.71亿元,同比下降1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29亿元,与2023年亏损4,398.41万元相比,损幅度扩大了约29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6.86亿元,也大幅超过2023年同期的1.16亿元亏损。需要特别警惕的是,这已经是公司连续第三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高达14.29亿元。

上图数据来源:振东制药年报

从业务结构分析,振东制药的两大支柱产业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医药生产销售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3.13亿元,同比下降20.50%;药材种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34亿元,同比下降8.99%。

分产品来看,振东制药的中药和化药两大药品中药和化药收入分别同比下降5.50%、30.87%。其中,中药主要为用于癌肿疼痛、出血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化药主要为用于治疗男性型脱发和斑秃的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这两类产品在公司营收中占比均超过10%。

振东制药针对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主要受以下三大核心因素影响:其一,药品集采政策的影响。省级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使得部分品种价格降幅超出预期,并且部分区域市场准入受到限制,这给公司产品销售带来了压力。其二,零售终端市场面临压力。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阶段性抑制了零售药店的客流量,再加上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对OTC渠道的传导影响,导致零售药店行业整体经营环境趋紧。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零售药店闭店率上升至5.7%,这一数据体现了行业面临的挑战。其三,中药材行业下行。2023年中药材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度降低,行业库存压力明显增大,终端需求持续疲软。据行业数据统计,全年中药材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9.6%,这对公司相关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

2025年一季度数据更令人担忧:公司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下降3.53%,归母净利润115.72万元,同比暴降94.99%,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扩大103.37%的极端情况。

涉及5亿元仲裁赔偿案

振东制药因重大仲裁事项致使净利润大幅下滑。2025年1月,经裁定,振东制药需向北京朗迪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迪制药”)支付高达5亿元的赔偿金。

2021年8月,振东制药以58亿元的价格出售了朗迪制药的全部股权,之后双方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药品委托生产合同》。2023年10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发现,朗迪制药的32批次碳酸钙D3系列产品中维生素D3含量不合格,且这些产品涉及振东制药生产的产品。为此,监管部门对其开出了1.34亿元的罚单,并责令停产整顿30天。

上图来源: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对此,2024年9月,朗迪制药就其与振东制药涉及的合同纠纷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金额高达14.67亿元。

不过,2025年1月,裁决结果出炉,振东制药向朗迪制药支付5亿元。

股东累计套现13.59元,实控人套现占比过半

振东制药于2011年1月7日在创业板上市。自2014年解禁期满后,公司股东便开启了减持套现的进程,其中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尤为突出。

上图数据来源:振东制药公告,以减持均价计算

自2014年解禁期满后,振东制药股东的减持行为较为频繁。据粗略计算,截至目前,公司股东累计减持规模已达17,620.71万股,套现金额总计13.5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振东制药实控人李安平借助公司控股股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东集团”)进行减持,累计套现7.06亿元。另外,公司股东李勋累计减持公司股份5,938.92万股,套现4.55亿元。

不仅如此,2022年6月,振东集团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向中泰资管计划转让5%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5%,股份转让总价款为3.41亿元。截至目前,李安平及其关联方通过减持和股权转让累计套现约11亿元。

股权结构显示,振东集团为振东制药的控股股东,其中,李安平持股99.9%,金安祥持股0.1%。引人关注的是,金安详在2014年7月减持套现4,188.53万元。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