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郑州市民张先生不但在京东被贷款了五万元,其银行卡上的一万多块钱也是不翼而飞。
面对这笔不小的资金损失,张先生希望京东金融解决问题,客服却直接让他联系警方处理。
龙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彼时,据媒体报道,在各个渠道有关京东白条被盗刷的投诉多达上百条,而如今,五年过去,类似的问题依然存在。
01 、被盗刷的白条
今年4月6日,护士张媛通过抖音加入了一个京东白条被盗刷的微信群。
她告诉零点财经,刚入群的时候群里只有60来人,但现在,被盗刷的人数已增涨到278人。
“好多都是产生逾期(京东白条)了才知道”张媛称,这些盗刷集中发生于三四月份,其被盗刷的金额几千到数万不等。
张媛的京东白条也是在这个时期内被盗刷的。
4月3日,张媛收到了一条来自京东金融的还款短信提示。因为不常用京东,也没有借款,她以为那是一条骚扰短信,便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第二天,张媛又收到了京东金融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她已超过最后还款日,并已产生逾期记录。
看到这则信息,张媛才重视起来,便下载了京东金融APP,查询记录后发现自己的京东白条已被盗刷。

据京东金融的账单显示,从3月8日到31日,张媛在京东平台上利用白条分期频繁买酒,合计金额高达5.7W元,但实际上,这些酒没有一单是她自己下的。
到底是如何被盗刷的?
张媛回忆这或与其3月4日收到的邮件有关。
彼时,张媛的公司邮箱收到一封邮件,邮件主题写着“市政办、通报”,邮件内容是一个二维码,根据内容提示,扫码之后就能看到通报名单。
但张媛照做之后,却又被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输完身份证号码后,她感觉有些不对劲,便退出了,可就是这样一个操作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客服说了3.4日8:05分被登录了,我知道就是那个二维码”张媛说虽然自己已经很久不用京东,但在收到邮件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多次收到来自京东金融发来的验证码。只是不是自己操作的,她便没有在意,而如今看来,当时或正是骗子在使用她的账号,只是没被发现。
相比于张媛的经历,黄石被盗刷过程则更直接一些。
4月2日下午两点多,黄石的手机收到了两条京东金融发来的验证码。
“因为在上班就没在意”,直到下午五点多,黄石闲下来玩手机时发现4月1日晚上九点二十一分,微信收到了一则京东公众号的消费通知。
“通知显示我在京东平台消费了9270.64元并且分期了12期”,于是,黄石打开京东APP查看近期所买的东西,但并没有订单。
警觉的黄石立即拨打了京东的客服电话,客服称查询到黄石用京东白条在京东购买了一台苹果16promox手机。
“收货地址显示是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西湖小区,收货人叫李总,收货号码为XXXX”东西不是自己买的,地址收货人也不认识,黄石感觉到京东白条已经被人盗刷了。
谈及导致京东白条被刷的原因,受害人杨阳说,有的是小孩拿家长的手机点了链接;有的是给亲戚好友投票输入了验证码;还有的是助力扫码;也有的人什么都没干,就被盗刷了,种各样的情况都有。
在社交平台上,相似的案例也并不少见。
一位受害者把自己的经历发到微博上后,有网友在微博下留言表示自己有相同的经历。
有网友称,一个人在家,手机没有离开过身边,也没有点陌生链接和输入二维码,但自己的账号被盗刷了7万多。

另一位网友称,3月17和27日在京东被盗刷了两部手机,期间没有收到任何短信和提示,总计损失一万四千多元。同月28日又被盗刷一部手机,好在29号被发现拦截,没有造成损失,但前两笔已经被签收无法追回。
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被盗刷经历的人也不少。
某用户表示,京东白条莫名其妙被盗用,前后被盗刷3万余元,但在这个过程中,本人没有收到任何信息,等到发现时,白条已经逾期了。
02 、不合理的提额
相比起被盗刷的钱,部分用户更不满意的是京东白条临时提额,加大了用户的资金损失。
“最初额度是20490元,2月7号调到了38800元,2月11号又调到了40700元,这就扩大了损失”受害者杨阳梳理了自己的提额时间线。
用户米州称于2024年11月1日开通京东白条,但仅购买了一次猫砂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自此以后再没用过。
根据记录显示,刚开通白条时,米州的白条基础额度仅为15000元,但3月24日,临时基础额度就飙升到了37000元,3月26日,又多了一个33000元的额度。

同月28号晚上,米州收到绑定京东的信用卡消费提示消费一万多元,随后,她打开京东发现有购买白酒的订单。
米州的第一反应是京东系统出了问题,便申请了退款,但后来才发现,自己的白条也被盗刷了9万多元。
从3月11号账号和密码被盗,到3月28号发现被盗,这期间,米州被盗刷了19个订单,分别是14单游戏网卡和5单高档白酒。
“我没有把账号和密码告诉任何人,也没有收到任何短信和验证码”米州认为这是京东内部出现漏洞。
而据杨阳透露,在200多人的微信群中,京东白条被临时提额的受害者不在少数。
此外,不少受害人表示,在盗刷过程中,这些账号登录的地址都不是自己的常住的地址,如杨阳居住在内蒙,但据京东金融APP显示,其登陆地在湖南,米州常住苏州,但登陆地在甘肃。

03 、京东无责?
京东白条被盗刷后,大多数受害者的第一反应是联系京东客服,但他们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跟他们说这个情况,他们就说上报保险什么的”张媛说京东客服称有保险可以对盗刷进行赔偿,但保险那边就一个口径,说使用白条的时候是密码支付的,因此不能判定是盗刷,自然也就不予赔偿。
此外,京东客服还建议受害人报警,愿意配合调查,但实际情况是多数人报警之后,根本无法立案。
受害人对于京东给出的方案并不满意。
“我们肯定希望平台免单呀,因为这个钱不是我们花的”米州说。在受害者看来,京东也应承担责任。
一方面,骗子在盗刷白条时,平台没有做全面的认证;另一方面,部分用户在被盗刷前,京东金融短期内频繁提额,加大了资金损失。
但其实,据风控从业者许一透露,消费者被盗刷的风险在各个平台都可能存在,不过,平台可以通过贷前、贷中、贷后的风控手段减少用户的损失。
如贷前提额,许一称平台临时提额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批量临时提额,如618、双十一、春节等消费旺季前,平台往往会批量提升用户的授信额度,以强化消费旺季的消费动能;二是单笔交易临时提额,如用户在某笔交易的支付过程中,突然发现额度不足,可以即时向平台发起提额申请。
但这两种情况都应根据用户过往履约情况、消费行为习惯等情况,予以合理范围内的临时授信额度,而不能过度提额。另外,不管是用户申请提额,还是平台主动提额,提额过程都应该获得用户的二次确认,让用户能够清晰感知到额度变化。
在贷中,如果出现用户突然离开常用登录地址,在非常规交易时段连续消费这样的异常交易行为,平台识别后,应增设人脸识别、弹窗提醒等风控环节,避免非本人交易,规避一部分问题。
而贷后,如果发现用户被盗刷,平台应该排查自身的问题,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么,在盗刷事件中,京东应该担责吗?盗刷事件发生后,京东又该做些什么?
一位资深律师表示,这重点要看用户的白条是如何被盗刷的。
如果是用户被他人欺骗导致资金损失,或保管手机不当导致被盗刷的情况,由盗刷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京东配合报案的处理并无不妥。
如果是利用京东自己的系统漏洞、规则漏洞等与用户无关的原因,盗刷了白条,那么除了盗刷人承担责任外,平台也对被害人的资金损失负有责任,因此也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针对用户称自己没有做任何动作也没有泄露个人信息就被盗刷的现象,上述律师称不能仅凭用户没有操作和没有收到短信验证码就断定是京东系统存在漏洞,也有可能是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错误的给予他人授权或其他的原因(信息泄露、被盗取等),导致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就被盗刷了。
对于在用户被盗刷后应该做的事,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早在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人民银行等九部委就曾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厘清平台责任边界,强化超大型互联网平台责任,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此次京东白条相关问题,背后反映出互联网平台存在一定程度的责任缺失。金融消费者针对同一问题尤其是风险类问题的质疑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这种情况在过往的平台金融领域并不多见。
大型互联网平台应当秉持金融消费者保护原则,对相关问题与金融消费者进行公开回应,对于消费者遭受的财产损失,也应当主动提供包括交易流水、物流记录等方面的资料协助,帮助消费者尽快立案并追赃挽损。
若平台无视或是采取拖延、推诿之举,一方面表明其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也涉嫌变相为不法分子转移资金争取时间,加剧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损失。
04 、千亿规模的京东金融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金融是京东科技旗下的个人金融业务品牌,2013年开始独立运营,主要以京东金融APP为载体。
截至目前,京东金融APP已推出白条、基金、京东小金库、京东金条、联名小白卡等金融产品与服务,涵盖个人理财、消费分期、保险保障三大业务板块。
有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底,京东金融整体业务规模接近5000亿,其中消费贷余额近2500亿元,企业贷款资产规模1500亿元左右。
体量大,投诉也多。
截至目前,在黑猫投诉上,有关京东金融的投诉高达15W条,其中多涉及白条暴力催收、侵犯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擅自扣款等。
另零点财经发现,近日,在其他平台上亦有用户投诉京东白条被盗刷的情况。

在洞察喵上,一位60多岁的老人称,一辈子没搞过贷款,却因被盗刷白条而被催收。
在正义喵上,一名高中生称去年6月28日被盗刷一部手机,直到同年11月才发现,而向客服反馈后,其推责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