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内容

昆仑万维股价“腰斩”:业绩大额亏损 费用高企成拖累

  尽管今年以来AI热度居高不下,众多企业纷纷投身其中,试图分得一杯羹,但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并非所有参与者都能一帆风顺。昆仑万维(300418.SZ)的财报就提供了AI企业业绩亏损的典型样本。

  4月26日,昆仑万维发布了2024年年报,公司上市后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62亿元,同比增长15.2%,但净利润却由盈利转为亏损,亏损额高达19.47亿元,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4月28日晚间,昆仑万维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46.07%;利润总额达到-9.0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继续由盈转亏。净资产收益率(ROE)为-5.54%,总资产报酬率(ROA)为-4.42%。

  二级市场上,截至2025年4月29日收盘,昆仑万维股价为31.40元。公司股价曾因AI概念在2023年5月一度冲高至70.55元,但随后震荡回调。股价下挫,市值蒸发,公司目前市值约为360亿元。股价波动较大,反映了市场对其AI转型的预期与业绩亏损之间的矛盾。

  巨额亏损,盈利能力急剧下滑

  昆仑万维成立于2008年,最初以网页游戏研发与全球发行起家,随后逐步拓展至移动游戏、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公司自2015年登陆创业板以来,一直致力于全球化布局,目前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高达94%。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昆仑万维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AI软件技术、短剧和广告业务的收入增加。从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昆仑万维的广告业务收入21.45亿元,占总收入的37.89%;搜索业务收入13.27亿元,同比增长16.09%,占总收入的23.43%。海外社交网络业务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11.23%,占总收入的19.13%。游戏业务收入4.44亿元,同比下降16.84%,占总收入的7.85%。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业务曾是昆仑万维的重要营收支柱和“现金奶牛”,但近年来呈现出持续萎缩的态势。从2020年至2024年,昆仑万维的游戏业务营收从12亿元降至4.44亿元,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25.91%暴降至2024年的7.85%。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中,昆仑万维的游戏产品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四大业务中游戏业务收入出现下滑,但增长的另外三大业务也并不乐观,毛利率出现了显著下降。2024年昆仑万维的互联网行业整体毛利率为73.40%,但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8.13%,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5.61%。其中,广告业务毛利率为50.97%,同比下降4.00%。搜索业务毛利率为95.04%,同比下降0.36%。海外社交网络业务毛利率为75.01%,同比下降13.24%。

  来源:2024年年报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55.62亿元,同比增长15.20%。但是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未能有效控制成本或实现利润转化,造成2024年净利润亏损。

  W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昆仑万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8.85%、78.84%、73.56%、69.01%,逐年走低;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6.05%、31.19%、-34.38%、-52.69%。销售期间费用率则是逐年走高,分别是61.13%、70.87%、85.40%、92.07%。

  来源:Wind

  尽管公司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销售及财务费用率显著上升。以2025年一季度来看,昆仑万维营收出现增长,净利率亏损。当期,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增长92.11%和93.87%,主要由于市场推广费、充值渠道手续费及股权激励费用的增加。

  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的增长,也令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0亿元,同比下降67.26%,因现金流出增长23.65%,主要为人工及采购支出增加。

  研发投入激增,市场竞争加剧

  昆仑万维将亏损归因于两大主要因素:一是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二是投资收益的下降。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投资损失8.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昆仑万维的投资业务表现不尽如人意,这还是在公司减少对外投资规模的基础上的结果。2024年,昆仑万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减少42.70%。此外,2025年一季度,昆仑万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达4.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9.78%,进一步拖累利润表现,这无疑让昆仑万维的处境雪上加霜。

  此前昆仑万维在投资方面多有布局,过去也曾依赖投资收益“补血”,如2023年投资收益达2.55亿元,但2024年骤降至926万元,同比暴跌96.4%。

  目前,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格局高度集中,国内外AI大模型研发企业竞争激烈。公司昆仑万维践行“AllinAGI与AIGC”发展战略,在国内AI大模型领域属于第一梯队,与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头部企业形成竞争,但从盈利能力上来看,如今净利润亏损的昆仑万维,尚存在差距。

  众所周知,AI赛道“烧钱”,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昆仑万维也不例外。2024年,昆仑万维的研发费用为15.4亿元,同比增长59.5%,主要用于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训练优化、多模态技术研发等方向。巨额的研发投入虽然体现了公司在AI领域的决心,但短期内也给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了巨大压力。

  不仅如此,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短,新产品开发和运营也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公司在新产品研发上的投入能否完全转化为实际收益,也有待持续观察。

  在全力押注AI的战略下,昆仑万维推出了一系列AI相关新业务,如AI软件技术业务、短剧平台业务等。但截至2024年末,这些业务的营收及占总营收比例极低。AI软件技术业务实现营收0.39亿元,占营收比重仅为0.68%;短剧平台业务实现营收1.68亿元,占比2.96%。目前相关业务营收占比极低,短期内难以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尽管公司在AI大模型、AI搜索、AI短剧创作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技术进展,如自研天工大模型在复杂任务处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AI短剧创作平台SkyReels能实现从剧本构思到场景合成的“一键生成”,但这些技术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商业价值,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的盈利闭环,对公司利润的贡献微乎其微。

  不仅如此,昆仑万维还遭遇人才流失,技术路线稳定性也受质疑。2024年11月,昆仑万维AI领域的领军人物颜水成卸任昆仑万维2050全球研究院院长。颜水成是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2023年9月加入昆仑万维后,与创始人周亚辉一起出任天工智能联席CEO,并兼任研究院院长,主导了“天工3.0”大模型、“天工SkyMusic”音乐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颜水成的离职也让公司的技术路线稳定性受到严重质疑。技术研发是一个长期且需要持续投入和稳定团队的过程,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失是否会导致研发项目进度受阻、技术方向调整的不确定性增加,进而对公司的AI战略推进产生负面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对公司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信心。

  业绩亏损的昆仑万维目前正深陷诸多问题的泥沼之中,如何在严峻的市场考验与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突围?仍需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