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营收复合增长率不达标、创业板定位等因素冲击创业板未果后,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马材料”)转道北交所,并交出了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成绩单。2025年4月14日,科马材料回复第三轮问询,目前正等待上会。
尽管营收和净利润打了翻身仗,但在2021—2023年期间,科马材料来自残疾人就业相关税收优惠金额仍占其净利润的两成左右。同时,其主力产品干式离合器摩擦片的主要应用范围之一为装配手动变速器(MT)的车辆(俗称“手动挡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下,前景仍不明朗。
此外,科马材料的财务内控规范性需重点关注,该公司实控人家族成员及部分高管曾存在通过税率较低的员工代领薪酬,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形;其实控人控制的贷款公司还曾以偏低的月利率给供应商贷款,贷款金额更是超过相关法规的规定数额。
4月17日,就家族式管理结构是否存在隐患、税收优惠金额占其净利润的两成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科马材料发送邮件并致电询问。4月18日,科马材料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复。
政府补助约占净利润两成,核心技术人员仅实控人叔侄俩人
科马材料成立于2002年4月27日,截至招股书披露日(2024年6月27日),其实控人为王宗和、廖爱霞、王婷婷、徐长城,合计持有科马材料84.40%的股权。其中,王宗和、廖爱霞为夫妻,王婷婷、徐长城分别是他们的女儿和女婿。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科马材料向A股发起冲击。不过,其IPO之路颇为坎坷。2018年1月22日科马材料发布辅导公告,2018年1月17日,科马材料向证监会报送上市辅导备案材料,接受浙商证券的辅导。2022年6月28日申报创业板IPO,然而最终因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达标、创业板定位等因素,科马材料折戟创业板。2024年3月,科马材料登陆新三板,同年6月27日申请北交所IPO并获受理。
从近一年科马材料的业绩表现来看,其打了个翻身仗。2024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0.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16%、44.83%。
不过,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科马材料来自残疾人就业相关税收优惠金额占净利润的比例仍不小。根据第一轮问询回复,2021—2023年,其就业相关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1015.11万元、1022.96万元、969.42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14.00%、24.56%、19.77%。这三年科马材料的净利润合计为16173.13万元,残疾人就业相关税收优惠金额合计占净利润的比例为18.6%。
对此,时代商业研究院询问了科马材料,其表示,政府补助主要由残疾人就业相关的增值税返还补助及其他政府补助构成,2021—2023年,分别仅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10%、6.27%、7.37%。如果未来残疾人相关增值税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公司可能存在无法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的风险,从而对公司财务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在招股书中也揭示了这一风险。
从主营业务来看,科马材料主要产品为干式离合器摩擦片,主要应用于装配手动变速器(MT)的车辆及装配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SG)、扭矩减振器的车辆。
科马材料称,在国内商用车市场中,手动挡汽车仍占据新增商用车的主要部分,如未来手动挡商用车占比明显下降,将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根据招股书,国内每年度新增乘用车中手动挡汽车占比持续下降,其中2023年乘用车产量中手动挡汽车的比例仅为7.67%。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不禁令人担忧科马材料的产品创新能否跟上步伐。
针对这一疑虑,科马材料回复时代商业研究院称,手动挡在作为生产资料的商用车领域长期占据主要比例。2024年其来源于商用车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53.48%。科马材料相信,手动挡汽车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地区仍有较大需求,全球商用车市场整体受汽车新能源电动化趋势冲击相对较小。
不过,2023年,科马材料来源于境外的营收仅为2639.39万元,营收占比为13.63%,同比减少了7个百分点。
从核心技术团队的配置来看,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科马材料的核心技术人员只有两名,分别为实控人王宗及其侄子廖翔宇。在第一轮问询中,北交所要求科马材料说明其在技术、人员、核心资产等方面的储备以及未来经营规划情况,补充披露创新特征的具体表现。
科马材料则表示,公司已建立以廖翔宇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廖翔宇是多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之一,且其产品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自主化生产、智能化等方面具备创新性。
招股书中廖翔宇的履历显示,其出生于1988年9月,本科学历,大学毕业后进入科马材料工作。2011年12月—2017年1月,任科马材料技术部工程师;2017年2月至今,任科马材料技术总监。
财务不规范情形频发,关联企业给供应商超规放贷
事实上,王宗和家族成员不仅分布在核心技术人员中,在科马材料的多个关键岗位,都能见其家族成员的身影。
例如,根据招股书,截至2024年6月27日,王宗和的女婿徐长城为科马材料总经理,廖爱霞为总经理助理,王宗和之女王婷婷担任品牌总监。根据第一轮问询回复,截至2025年4月14日,廖爱霞、王婷婷还分别负责科马材料及其子公司的财务审批。
在上述家族企业的治理架构下,科马材料的内控规范性值得关注。根据招股书,实控人王宗和、廖爱霞、徐长城及副总经理马崇江、技术总监廖翔宇的薪酬水平较高,2019年度存在通过税率较低的员工代领薪酬,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形。此外,根据第一轮问询回复,科马材料还存在研发管理、存货与销售管理、用印与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财务内控、“三会”材料瑕疵等情况,财务规范性存疑。
时代商业研究院就此相关情况询问科马材料,其回复称,上述内控瑕疵已得到有效整改,2024年6月末提交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后,未再发生相关内控不规范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6月27日,科马材料的实控人王宗和仍控制着一家贷款企业松阳县科马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马小贷”),并担任该公司董事长。
根据第一轮问询回复,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浙江中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中邦建设”)先后从科马小贷贷款1000万元,月利率为1.20%。耐人寻味的是,2021年3月,中邦建设开始承接科马材料新厂区建设项目。2021至2022年,科马材料从中邦建设共采购建筑工程服务1.28亿元。也就是说,在贷款事件发生后,中邦建设成了科马材料的重要供应商。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月起,科马小贷还将中邦建设原借款合同利率下调到月利率1.00%。而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科马小贷发放贷款的平均月利率为1.49%,略高于给予中邦建设的贷款利率。
在第二轮问询中,北交所要求科马材料说明科马小贷向中邦建设贷款1000万元是否违规。
科马材料回复称,根据《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小额贷款公司70%的资金应用于同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借款人,其余30%资金的单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金的5%。2018年至今,科马小贷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科马小贷向中邦建设合计发放贷款金额1000万元,超过规定的贷款额度。
总的来说,科马材料的家族式治理结构下埋藏着多重风险,其在财务内控上的表现仍需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