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官网公布《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2期)》(下面简称“公告”)。公告称,相关抽检结果显示,520批次食品样品合格,4批次样品不合格。
其中,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销售的即食绿心猕猴桃(生产日期/批号:2025/4/7),氯吡脲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结果为0.085mg/kg,标准值规定为0.05mg/kg。
据湖北经视5月15日消息,盒马官方客服对此回应称,盒马官方会向供应商了解具体情况,尽快处理。如果确有买到该批次商品的顾客,也会为客户进行处理。
氯吡脲通俗被称“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等。猕猴桃膨大剂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吡脲。
猕猴桃使用氯吡脲超标或过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吗?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一般情形下不会出现问题,即便有超量(使用)情况,其限量值也存在较大安全边际。”钟凯称,通常人们也不会每天都摄入膨大剂超标的猕猴桃。此前曾有农科院方面的专家在媒体详细解释过水果种植过程中使用膨大剂的问题,指出我国对膨大剂使用有严格的管控,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膨大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其实,猕猴桃使用膨大剂危害人体健康的说法早在2011年就曾在网上疯传,并引起热议。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马锋旺表示,膨大剂对人体神经是否有害“很难确定”。方舟子的微博也引用2008年美国环保署对膨大剂的说明:膨大剂是一种已在世界各国安全使用多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关于膨大剂的毒性有完备的数据。“根据各项风险评估,可以合理确定,不论是对一般人群还是对婴儿、儿童,膨大剂残余物累积都不会造成危害,无证据表明膨大剂具有神经毒性。”
方舟子表示,膨大剂的实际用量很小,是把市售0.1%氯吡脲溶剂又稀释了100倍再喷洒或浸泡,这个使用剂量不会对人体有害。“有人说:我不担心正常使用剂量,我担心的是瓜农会过量使用。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植物激素和杀虫剂不同,并不是使用量越多越好,使用剂量是其最佳剂量,用多了效果反而更差。即使过量使用,离上述的最小有害剂量还差得远呢。”
此外,有关膨大剂的问题农业部早在2011年7月就针对我国个别地方出现的“膨大剂西瓜炸裂事件”作出正式回应,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和残留量非常低,对大量产品检测的结果显示,基本测不出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存在,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时任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使用规定。首先,对农业生产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是要进行登记注册的,在登记注册过程中,对其安全性会进行严格的评价和测试;第二,制定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确保残留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顾宝根介绍说,氯吡苯脲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对柿子、甜瓜、苦瓜、葡萄、番茄、西瓜、苹果、梨等多种作物有增加果实数量的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促进果实肥大,提高产量,在国内外已作为果实膨大剂用于多种农作物。“总的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性还是很高的,按照国家批准的标签和使用方法使用,不会出现安全事故。”顾宝根说。
针对“膨大剂”的问题,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黄义德教授也曾表示,猕猴桃膨大剂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吡脲,可以勾兑药液浸泡幼果,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是可以使用的,但猕猴桃使用膨大剂只是单纯地长个头,对果农自身来说并不见得好。
黄义德教授介绍说,一般优质标准的猕猴桃单果重量只有80克至120克,而使用膨大剂后的猕猴桃果个特大,单果重量可达到150克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250克,所以有一些果农会使用膨大剂增产。” 黄教授表示,未用膨大剂的优质猕猴桃果形规则,多为长椭圆形,呈上大下小状,果脐小而圆,向内收缩,果皮呈黄褐色且着色均匀,果毛细而不易脱落;而使用了膨大剂的猕猴桃果实不甚规则,果脐长而肥厚,向外突出,果皮发绿,有“阴阳脸”现象,果毛粗硬且易脱落。
“另外,未使用膨大剂的果子切开后果心翠绿,酸甜可口;而使用了膨大剂的果子切开后果心粗,果肉熟后发黄,味变淡,还不容易储存。”黄教授说。
5月16日,据现代快报,盒马销售的库尔勒香梨被检出农药残留。
近期,合肥市蜀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5年第13期食品监督抽检信息。本次抽样检验项目样品51批次,其中合格48批次、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样品涉及农药残留指标问题。
其中,合肥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销售的库尔勒香梨全母梨1kg(单果100g起(梨))(生产日期/批号:2025/01/14),乙螨唑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结果为0.16mg/kg,标准值规定0.07mg/kg。
乙螨唑属于二苯基恶唑啉衍生物杀螨剂,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性,但有较强的渗透能力,耐雨水冲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乙螨唑在梨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7mg/kg。
此外,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发布关于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专项抽检情况的通告。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来自于小町蛋业(山东)有限公司的保洁无抗鲜鸡蛋(生产日期/批号:2025/2/17,规格型号:1.59kg(30枚)/盒),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通告显示,经检测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标称小町蛋业(山东)有限公司生产的保洁无抗鲜鸡蛋,地美硝唑15.5μg/kg;甲氧苄啶13.0μg/kg。地美硝唑是硝基咪唑类抗原虫药,可用于治疗禽组织滴虫病等。长期大量食用检出地美硝唑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地美硝唑为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兽药。甲氧苄啶为抗菌增效剂,常与磺胺类药物一起使用。长期食用甲氧苄啶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1—2022)中规定,甲氧苄啶在家禽的蛋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μg/kg。
据了解,无抗鸡蛋与普通鸡蛋在区别主要体现在抗生素使用的方面,无抗鸡蛋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抗生素,确保无药物残留,符合更高安全标准。而普通鸡蛋可能存在抗生素用于疾病预防的情况,残留风险较高。
据澎湃新闻消息,5月13日,该鸡蛋供应商小町蛋业回应称,监管部门对同批次产品进行第三方复检,结果显示合格。
对此,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目前盒马和小町蛋业均没有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复检申请,“按照规定,商铺和生产企业应该向组织抽检的部门提出异议复检申请,但目前我们没有收到任何一方提出的复检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