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资讯 > 内容

红塔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破10% 重大诉讼标的额超12亿元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近日,检察机关对红塔银行首任董事长李光林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罪一案提起公诉。据悉,深耕烟草系统的李光林在长达17年间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财物及违规放贷金额均达“特别巨大”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李光林涉嫌违法发放贷款或有迹可循,其掌舵期间,红塔银行涉贷违规频发,信贷资金屡遭挪用。从财务数据看,2023年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率破10%,逾期资管及信托产品规模近20亿,报告期内提起重大诉讼标的额超12亿。

  此外,红塔银行对第四大股东昆明产投授信余额达9亿,而该企业存在失信及限消记录。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长期偏高,更曾飙至119%远超50%的监管红线。不仅如此,2024年末该行资产规模首现“缩表”。

  原董事长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 提起重大诉讼标的额超12亿

  4月16日,据最高检消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原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云南红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光林涉嫌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一案,经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jpg

  (图源:最高检)

  检察院起诉指控:2006年3月至2023年12月,李光林利用所任职务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发放贷款、项目开发、职务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公开资料,出生于1964年的李光林是典型的“烟草系”干部,其职业生涯长期在中国烟草体系内辗转。

  2022年,时任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的李光林在《中国烟草》发表署名文章称,“在近30年里,我先后在云南省局(公司)、红塔集团、云南中烟(同时担任合和集团、红塔银行主要负责人)工作。2018年早春,接过云南省局(公司)主要负责人的重任,再次回到了当年烟草职业生涯的起始站。”

  其中,2016年红塔银行正式更名运营。作为大股东合和集团的“一把手”,李光林顺理成章地成为红塔银行首任董事长,直至案发。目前,关于李何时被查未有公开信息。不过,天眼查显示,李光林仍为红塔银行法定代表人。

  在李光林任期内,红塔银行因涉贷违规多次被罚,且不止一次被点名存在信贷资金被挪用等问题,包括贷款管理不审慎,信贷资金被挪作竞标保证金和土地出让金;信贷管理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被挪用;对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尽职,贷款被挪用并形成风险。

  内控存在漏洞,红塔银行的资产质量面临一定挑战。

  据财报披露,2016年至2023年末,红塔银行不良贷款率从1.69%降至1.03%;不良贷款余额则从2.98亿元增长至6.80亿元,其中,2022年末的6.47亿元较上年末的3.18亿元翻了一倍,拨备覆盖率由491.41%骤降至290.20%,

  此外,新世纪评级发布的评级报告显示:近年来,红塔银行前五大贷款的行业集中度持续回升,截至2023年末,该行前五大行业占比上升至63.81%。其中,房地产行业不良率较上年末大幅上升至10.09%,主要为一户存量客户现金流紧张所致。

3.jpg

  (图源:新世纪评级)

  另据红塔银行报送监管口径的1104报表,其他类投资方面,该行2023年末资产管理产品合计4.92亿元,其中4.57亿元逾期;信托产品18.57亿元,其中15.37亿元逾期,投向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为主。

  红塔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从该行近年重大诉讼涉诉标的金额大幅增长中也可见一斑。

  记者梳理历年财报获悉,2016年,红塔银行未发生对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诉讼仲裁事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重大诉讼原告案件(单户诉讼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下同)共13件,涉诉标的本金3.22亿元。

  到2023年,报告期内,红塔银行作为原告发生重大诉讼案件共6件,涉诉标的金额12.42亿元。同时,作为被告发生重大诉讼案件共2件,主要为该行更名运营前发生的委托贷款纠纷,涉诉标的金额9719.6万元。

  “本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涉及若干法律诉讼,这些诉讼大部分是本公司为收回不良贷款和投资而提起的。”红塔银行如是表示。

  被限消股东授信余额逾9亿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越红线

  资料显示,红塔银行于2015年引入云南合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法人投资入股。其中,合和集团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共同出资。

  “依托股东背景优势,红塔银行公司存款主要来自烟草企业客户,烟草公司存款在其整体公司存款中的占比约为80%”,联合资信对红塔银行出具的2023年主体长期信用评级报告指出。这一点在关联交易方面或也有所体现。

  据了解,截至2023年末,红塔银行发放贷款和金融投资中来自关联方的金额分别为25.11亿元和15.52亿元;吸收存款中来自关联方的金额为469.80亿元,在该行存款余额中占比较大。当年该行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中来自关联方的金额分别为1.81亿元和10.48亿元。

  从重大关联交易来看,红塔银行对第四大股东——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昆明产投”)的授信余额不少。据天眼查信息,目前昆明产投存在三条限制消费令,且曾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4.jpg

  (图源:天眼查)

  数据显示:红塔银行2017年共审批重大关联交易4笔,均为授信类关联交易,合计金额24亿多,其中对昆明产投授信750万元;2019年共审批重大关联交易5笔,报告期末授信类关联交易余额为35.35亿元,其中对昆明产投集团授信激增至14.40亿元;到2023年共审批重大关联交易3户,金额合计45亿多,其中报告期末昆明产投授信余额仍有9.73亿元。

  不仅如此,红塔银行客户集中度偏高,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据梳理,2015年末,红塔银行单一最大集团客户授信比例、最大十家单一客户贷款比例分别仅2.21%、10.33%。2016年末,单一最大集团客户授信比例大幅攀升至13.77%,接近监管上限;最大十家单一客户贷款比例则陡增至62.13%,突破监管红线。

  到2017年末,红塔银行单一最大集团客户授信比例进一步上升至14.45%;最大十家单一客户贷款比例更是跃升至119.48%,此后整体有所回落,但据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仍达69.01%。

5.jpg

  (图源:红塔银行财报)

  根据《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余额(包括第四条第二款所列各类信用风险暴露)不得超过该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5%,否则将视为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

  另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50%。

  此外,红塔银行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显示:2024年,红塔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60亿元,同比增幅13.12%;净利润增长7.12%至5.38亿元,但相比2022年的9.36亿元还是下降了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末,红塔银行总资产、总负债行分别由上年末的1561.12亿元、1430.70亿元,减少至1482.37亿元、1340.10亿元,系其更名运营后首次出现资产、负债规模齐“缩水”。

  同期末,红塔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下行,不良贷款余额8.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28%;不良贷款率1.39%,上升0.3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4.32%,下降35.83个百分点。

  就原董事长涉双罪被公诉等情况,记者向红塔银行发去采访提纲。不过,截止发稿未获回复。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