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上市辅导工作验收函有效期仅剩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节点上,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宝光电")正式递表北交所获得了受理,需要指出的是通宝光电是天职国际恢复执业以来第一单IPO申报项目。
公开信息显示,通宝光电北交所上市正式启动于2023年11月29日,彼时,其与东吴证券签订了北交所上市辅导协议,同年12月1日,江苏证监局正式受理了其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2024年6月27日,在经历了近7个月的上市辅导后,通宝光电成功收到了《江苏证监局关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工作的验收工作完成函》。
令人不解的是,在7天后,也就是2024年7月4日,通宝光电突然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撤回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材料的议案》,关于撤回给出的解释是"综合考虑企业自身发展、财务报告有效期等因素"。
9个月零17天后,也就是2025年4月21日,其上市辅导工作验收函有效期仅剩两个多月了,通宝光电终于有所动作当日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六天后的4月27日,其收到了北交所受理通知书。
事实上,这已是通宝光电七年来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了。
早在2017年9月4日,通宝光电就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创业板上市申请,但遗憾的是,在2018年10月29日也就是上会前一天,通宝光电因"综合考虑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和经营战略"的原因撤回了申请文件。
四年后的2022年12月28日,经过了数年筹谋后,通宝光电与兴业证券签署了北交所辅导协议,但在2023年11月6日,通宝光电称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终止了上市辅导。
出人意料的是,23天后的2023年11月29日,通宝光电又与东吴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2023年12月1日,江苏监管局受理了其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但谁料想在2024年7月4日通宝光电又撤回了IPO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在撤回前的2024年6月26日,通宝光电收到了江苏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公司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因部分业务收入核算方法存在差错、产成品存货跌价准备计算不准确等问题,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净利润等项目列报有误。该事项导致公司2021年报、2022年报、2023年半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董事长刘国学、总经理刘威、财务负责人吴艳未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江苏证监局决定对上述三人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04年7月8日的通宝光电主要从事汽车照明系统、电子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汽车电子零部件业务。
按照通宝光电的上市计划,其欲通过此次北交所上市发行不超过18,793,400股新股以募集3.3亿资金投向"新能源汽车智能LED模组、充配电系统及控制模块项目"。
如果说,通宝光电2018年创业板IPO是因为业绩下滑和大客户依赖问题在上会前紧急撤回了,北交所首次申报撤回又因财务报告有效期等因素所致,那么,此次第三次闯关上市,通宝光电八成左右营收对第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严重依赖,就成为了上市"硬伤"所在。
业绩增速已持续两年放缓
大客户重大依赖风险涌现
此番递表北交所,与七年前闯关创业板相比,通宝光电对第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依赖日益加深,重大依赖的合理性、客户稳定性无疑最为惹人关注。
彼时在2018年,通宝光电创业板上市铩羽后,市场将其上市的失败归结为2018年营收扣非净利润的双双下滑及其自身逐年扩大的大客户依赖风险。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2015年至2017年中,通宝光电对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1.31%、40.95%、67.69%。
虽然对上汽通用五菱严重依赖,但通宝光电的业绩增长却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的亮点。
慧炬财经注意到,通宝光电是在2014年成为上汽通用五菱一级供应商并自2015年开始为其批量供货的。
而在2014年时,通宝光电营收仅为5550.53万元,扣非净利润更仅为635.63万元,但在2015年,随着营收暴增了133.05%一举突破亿元达到了1.29亿元,其扣非净利润则飙升了380.34%达到3053.19万元。
在随后的两年中,通宝光电又保持了业绩的持续增长,业绩的飙升,这是通宝光电彼时向创业板进军的最大底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18年上半年,其营收下滑了11.81%,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了27.35%。
业绩下滑再叠加2017年通宝光电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达到67.69%,已经触及监管层内部设定的51条IPO审核细则红线中有关"客户集中度"的要求,这或是彼时其创业板折戟的主要原因。
不得不承认,通宝光电能迎来冲刺A股上市的机会,上汽通用五菱功不可没。
在2014年前,通宝光电还未能深度捆绑上汽通用五菱之前,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扣非净利润,皆难以企及A股上市的基本要求。
所有的转机开端于2014年,通宝光电成为了上汽通用五菱一级供应商,用通宝光电能自己的话说,实现了产业链地位的提升。
于是,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便以4,049.90万元的采购额成为了通宝光电第二大客户之位,为其当期贡献了占比31.31%的营收。
2016年,在上汽通用五菱的加持下,通宝光电营收更是实现了同比66.58%的劲增,也正是由此,通宝光电的基本面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营业收入由前一年1.29亿元规模暴涨至2.15亿元,其扣非净利润也从此前3000万元左右的规模一举突破5000万元。
2017年,是通宝光电创业板IPO最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上汽通用五菱采购额达到1.80亿元为其贡献了67.69%的营收,这使得通宝光电业绩得以保持了持续增长——营收达到2.66亿元同比增幅23.39%,扣非净利润也同比上涨了14.93%,推高至近6000万元的5756.90万元。
在随后的几年中,通宝光电营收和扣非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背后,则是通宝光电对上汽通用五菱依赖的不断加深。
事实上,通宝光电在2022年后实现的业绩三级跳,与其对单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重大依赖有着直接的关系。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通宝光电来自于上汽通用五菱的营收占比已经分别高企至66.83%、63.99%、83.35%,值得注意的是,通宝光电2024年5.88亿元的营收中,其中4.9亿元为上汽通用五菱所贡献。
不得不承认的是,通宝光电已经对上汽通用五菱构成了重大依赖,从通宝光电自身的基本面来看,最近三年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2.81%、49.38%,虽然净利润规模在北交所拟上市企业中并不算出众,但胜在业绩的成长性较为优秀,但其与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这种重大依赖关系,是否具有经营独立性,这无疑将成为监管层对其此次上市的关注重点。
事实是,没有上汽通用五菱在2014年后对其业绩的持续加持,通宝光电也不可能有三次闯关IPO的底气,但在通宝光电披露的创业板招股书及北交所招股书中,仅承认其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以此来淡化其与上汽通用五菱间存在"重大依赖"关系。
而在监管层对IPO公司审核中,若其来自单一大客户主营业务收入或毛利贡献占比超过50%以上的,除特例外,皆表明对该单一大客户存在重大依赖。在注册制下,信息披露完备、风险提示全面,是对拟IPO企业的基本要求,显然通宝光电在对大客户重大依赖的风险披露上明显不足。
另外,在单一依赖大客户的另一面是通宝光电业绩增速持续两年放缓的客观现实。
招股书显示,通宝光电在2022年和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实现3.90亿元和5.29亿元,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74.98%和35.86%。
随着2024年通宝光电营收最终落定在5.88亿元同比仅增长了11.02%,这也使得其在最近三年内,即2022年至2024年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仅为22.81%,远不及2021年至2023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的45.99%。
扣非净利润方面,2024年增速也由2022年的409.59%和2023年的62.66%放缓至37.18%,2022年至2024年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9.38%,不及2021年至2023年间复合增长率的187.91%。
值得注意的是,通宝光电2024年营收放缓背后是其主要产品汽车照明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平均单价较之2023年出现了明显下滑的事实。
招股书显示,2024年中,通宝光电95.70%的营收来自于汽车照明系统,2022年至2024年,通宝光电来自于汽车照明系统的收入分别达到3.66亿元、4.98亿元、5.59亿元,占其当期营收比重分别高达94.94%、94.45%、95.70%。
而在2024年,通宝光电汽车照明系统产品价格出现了下降,平均售价为39.33元/件较2023年下降了9.12%,要知道其2023年平均售价增幅可是高达22.55%,电子控制系统2024年的平均售价下滑幅度更大达到了53.82%直接腰斩至49.89元/件。
细致看来,通宝光电汽车照明系统由三大部分产品构成,其中占比70.00%的LED车灯模组产品平均售价2024年下滑了10.29%,占比13.44%的驱动控制器产品单价下滑了26.37%,通宝光电归因为主要受产品销售结构变动和具体产品的价格变动影响所致。
不断攀升的对单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依赖程度再叠加汽车照明系统平均单价2024年的突然下滑,这或意味着通宝光电未有足够的议价能力,面临着利润进一步压缩的可能。
而对拟IPO企业与大客户之间存在的重大依赖关系,监管层主要考量的是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是否合规、是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等问题,通宝光电可能需要更多证据来向监管层证明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具有稳定性。
递表前7个月突然更换董秘
行政部总监兼任董秘惹眼
此外,通宝光电在递表前7个月突然更换了董秘惹人关注,董秘周胤突然选择辞职改任内审监察部负责人,由行政部总监接任董秘,这就引人质疑其履职能力为何。
慧炬财经注意到,通宝光电2024年9月9日公告显示,董事会于2024年9月5日收到了董事会秘书周胤递交的辞职报告。
公告进一步披露,因公司发展经营需要,内部结构化调整等原因,周胤不再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其辞职后继续担任内审监察部负责人,改任命章犇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简历显示,周胤,男,1989年9月出生,2015年至2024年9月任职通宝光电,历任生产部职员、技术部职员、行政部职员、证券投资部职员、董事会秘书等职务。
令人不解的是,接替周胤任职董秘的章犇 1985年3月出生,2019年入职公司,2019年5月至2024年9月期间,一直担任公司行政部总监,此前并未有董秘任职经历,这不禁引人不解如此调整符合发展经营需要?
而在更早前的2015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担任公司董秘的是孙建晋,接替孙建晋任职董秘的正是周胤。
"公司发展经营需要,内部职位调整",是通宝光电对身居董秘的周胤突然在IPO递表前辞任董秘给出的解释。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董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董事会秘书是上市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之间的指定联络人。其对外负责公司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内负责股权事务管理、公司治理、股权投资、筹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保障公司规范化运作等事宜,因此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递表北交所前7个月突然更换了董秘,在4年半的时间里董事会秘书岗位又换了3人,公司如此重要岗位频繁的变动,这也不得不令人对董事会秘书工作质量产生质疑。
众所周知,核心管理层稳定,是监管层对拟IPO企业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在上市公司治理架构里,董秘至关重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董秘岗位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其要有扎实的财务与法律知识,还要能深入理解信息披露规则,避免信息问题引发市场误解或监管关注。
那么,此前担任公司行政部总监的董秘章犇是否具备足够的履职能力,又能否胜任董秘工作就广受外界关注,毕竟作为董秘要在董事长、独立董事、监管机构等多方间高效沟通协调,还要关注日常证券事务和资本运作,更要从资本角度参与公司战略规划。
创业板折戟后改道北交所,三次冲击资本市场的通宝光电最终能否圆梦A股,慧炬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