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苏州银行在2024年实现营收122.38亿元,同比增幅3.01%;归母净利达到50.68亿元,同比增幅10.16%。进入2025年一季度,其营收为32.5亿元,同比增幅0.76%,归母净利15.54亿元,同比增幅6.8% 。尽管保持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态势,但从增速来看,2025年一季度较2024年同期均有显著性放缓,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部分城商行面临的通病。
从2024年营收构成来看,苏州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挫6.81%至79.05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跌14.48%至10.59亿元。利息净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收紧、风险偏好提升、净息差同比收窄等因素影响,付息成本不断走高挤压了苏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利息支出增速快于利息收入,报告期内,苏州银行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33%,而利息支出同比增长10.5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则是受到资本市场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以及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代理类业务下滑,财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不过,苏州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幅31.65%至23.2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暴增173.42%至约7.24亿元,成为支撑营收增长的关键。苏州银行解释称,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暴增主要源于交易性金融工具,如债权投资和基金,截至去年底,这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从上年底8.71%提升到11.01%,规模达到764.15亿元,增幅达45.71%。期末,苏州银行“金融投资”资产账面值2541.5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7.98%,占总资产的36.63%,占比进一步上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其他债权投资余额1014.8亿元,较上年底增幅47.84%。虽然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长,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只是账面浮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底,苏州银行总资产6937.14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5.27%。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3333.59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3.62%,涉及对公贷款本金2414.83亿元,较上年底增幅23.21%,而个人贷款本金918.76亿元,较上年底降幅5.67%。从业绩贡献来看,2024年公司业务总利润35.58亿元,同比增加2.95亿元,个人业务总利润只有6.47亿元,同比大减5.08亿元,这也解释了苏州银行为何加码公司贷款而降低个人贷款。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底,苏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65亿元,较上年底增加3.03亿元;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底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83.5%,较上年底下降39.27个百分点。其中,公司类不良贷款12.43亿元,同比减少2.28亿元,不良贷款率0.51%,较上年底下降0.24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余额15.22亿元,同比增加5.32亿元,不良贷款率1.66%,较上年底增加0.64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中变化最大的是个人经营贷,不良贷款规模达到11.1亿元,较上年底增加4.5亿元,不良率3.18%,较上年底增加1.67个百分点。逾期贷款方面,截至2024年底,苏州银行逾期贷款34.5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04%,较上年底上升0.32个百分点,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的81.73%,较上年底上升19.34个百分点 。这表明苏州银行在资产质量上仍面临一定压力,尤其是个人贷款部分的风险有所上升。
到了2025年一季度末,苏州银行总资产首破“七千亿”大关,达到7271.54亿元,较上年底增幅4.82%,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近3500亿元,较上年底增幅9.18%,公司贷款及垫款较上年底增幅11.64%,个人贷款及垫款微增1.55%。期末,苏州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83%,但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底增加2.38亿元至30.2亿元,拨备覆盖率进一步降至447.2%。今年一季度,苏州银行公允价值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亏了近2.2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07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大亏7.27亿元,上年同期约1.44亿元,两者合计约9.52亿元,这对其盈利产生了较大影响。
除了业绩和资产质量问题,苏州银行在合规方面也出现了状况。近日,江苏证监局发布公告,因苏州银行基金托管业务存在多项违规,对该行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江苏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该行存在以下问题:个别核心业务岗位人员未具备2年托管业务从业经验;在估值核算方面,存在个别所托管基金估值对账不一致的情况,且未及时处理和向基金管理人反馈;内部控制方面,内控稽核部同时承担投资监督和稽核管理职责,公司资产托管系统个别产品基本信息录入存在错误 。这些问题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回顾2024年,苏州银行还收到监管部门开出的多张罚单。2024年7月5日,苏州银行泰州分行因“项目贷款‘三查’不到位;违规办理无真实交易背景银票业务”被罚款80万元;8月2日,苏州银行因数据治理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60万元;12月31日,苏州银行镇江分行因个人贷款贷前调查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同时,时任镇江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花一鸣被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近年来,苏州银行业绩虽稳步增长,但背后的隐忧不容忽视。在当前金融强监管与利率市场化叠加的深度调整期,苏州银行面临着盈利模式可持续性、资产质量管控以及合规经营等多重挑战。未来,苏州银行需要打破“重规模、轻风控”的路径依赖,以科技赋能重构信贷评审体系,加强合规治理,重塑托管业务链条,并在数字化转型中培育中间业务新动能,才能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实质性跨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